非全日制員工怎么申報個稅(非全日制人員個稅怎么申報)
一、非全日制人員個稅怎么申報
針對非全日制用工如何申報個稅的問題, 非全日制就業(yè)人員的工資屬于個人所得稅法征稅內(nèi)容中的勞務報酬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
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0,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收入額-800;
勞務報酬超過4000元的應納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
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收入額(1-20%)。
勞務報酬所得的適用稅率有3級,分別是:
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00元的稅率是20%,速算扣除數(shù)為0;
超過20000元但不超過50000元的稅率是30%,速算扣除數(shù)為2000;
超過50000元的稅率是40%,速算扣除數(shù)為7000。
非全日制人員個稅怎么申報
二、個稅不申報會怎么樣
不申報個人所得稅是違法行為。
1、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除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jié)輕微,未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不繳或者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jīng)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采取強制執(zhí)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3、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4、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逃避、拒絕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機關檢查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個稅申報有什么好處
個人所得稅主要實行代扣代繳稅款的征收方式,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前,法律上沒有賦予高收入者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后,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不論其所得平常是否足額繳納了稅款,都負有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取得的所得,如果扣繳義務人沒有扣繳稅款,或者沒有足額扣繳稅款,個人又沒有申報義務的話,就難以確定納稅人應繳未繳稅款的法律責任,從而影響稅法的執(zhí)行力和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因此,在目前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所得稅制模式的情況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稅法,賦予高收入者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這樣做,
一是有利于培養(yǎng)納稅人的誠信納稅意識,明確納稅人的法律責任,提高稅法遵從度;
二是有利于為下一步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混合稅制過渡創(chuàng)造條件、積累經(jīng)驗,同時,也符合世界各國個人所得稅的通常做法。
三是有利于稅務機關加強稅源管理,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diào)節(jié)力度;
四是有利于加強分析比對,進一步推進個人所得稅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下一篇:稅收爭議的前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