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什么意思
第一個類別是按攤余成本計量的;
第二個類別是按公允價計量并且變動記入其他綜合的收益;
第三個類別是按公允價計量并且變動記入當期損益的。
1、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屬于這個類別的金融資產,要求業務模式上的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是以收取合同約定的現金流為目標的。第二個條件就是現金流是限于合同約定的本金和利息。從這兩個條件看股票是不可能屬于這類別的,因為股票是沒有合同約定的現金流的,股票沒有還本付息,也不強制分紅。債券也不一定是屬于按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只有當持有債券的目的就是為了一直持有到期,中間不準備出售,只有在這個節點里面,才歸入第一個類別。如果持有債券既可能中途出售也可能持有到期,這樣的債券就不能按攤余成本計量,而是需要按公允價值。按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既可以是收取合同約定的現金流,又可以是以出售為目的的,而合同約定的現金流限約定的本金和利息。
2、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和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的區別主要就是那些可能以出售為目標的金融資產不能列入第一個類別。所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他既有可能是債券也有可能是股票。
3、第二個類別與第三個類別都以公允價值計量,二者的區別是公允價值變動記在哪里。這兩類金融資產在資產方面的處理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只是公允價值變動是否進入利潤,第二個類別將公允價值變動記入其他綜合收益,?其他綜合收益,這是一個資產負債表的項目里,因此利潤不受影響,而第三個類別記放當期損益,直接影響當期利潤。那么持有的股票或者債券是記入第二類別還是第三類別,這就要看持有金融資產是否以交易為目的,以交易性為目的持有的金融資產必須記在第三類別,即公允價值變動記入利潤;不為交易性目的持有的金融資產可以記入第二類別,即公允價值變動不記入利潤。
4、所謂交易性目的是說持有的目的就是為了短期內出售。
5、 如果是衍生工具,必須歸入第三類別。衍生工具,就是除了股票債券之外的這些基礎金融產品之外的金融工具,比如期權、期貨都屬于衍生工具。
6、金融資產歸入第二類別還是第三類別是一開始持有就要確定的,確定后就不能改變了,除非后來對金融資產的相關條款進行了實質性修訂。企業購買的債券出現在三個類別中都有可能,關鍵看持有目的,如果買來就準備一直持有到期,中間不賣,就歸入第一類別;如果買來就隨時準備賣掉獲利,就歸入第三類別;如果買的時候沒有明確計劃,既可能持有到期也可能中途出售,就歸入第二類別。股票只有可能在第二或第三類別,關鍵也是看持有目標是否準備短期出售。
7、持有金融資產的過程中還有兩個問題,一是股息紅利,二是減值。購買債券而可能收到的利息還是購買股票而可能分配的股利,都直接記入當期的利潤。第二個問題關于減值,金融資產也有減值問題, 不過如果這個資產已經按公允價值計量了,而且只準備短期持有,隨時準備出售,而且公允價值變動已經記在當前損益中了,就不用再記減值,也就是說,第三類別的金融資產不計提減值。但是第一類別的金融資產以攤余成本計量,歸根結底還是歷史成本,就需要計提減值,又因為只有債權類的投資才會列入第一類別,減值可能來自市場價格的波動也可能來自債務人違約的風險。最復雜的是第二類別。如果是股權性質的金融資產被列做第二類別,因為股權性質的投資,減值只來源于價格波動,而第二類別的金融資產投資本身的價值已經反應公允價值了,所以就沒有必要計提減值了;可是債權性質的投資則不同,它的減值可能來自價格波動也可能來自債務人違約,公允價值只反應了價格波動,而債務人違約風險還需要通過減值反應,所以還需要計提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