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指什么(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是什么意思)
首先“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是屬于資產類科目,且為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分為三分類: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其中,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包括權益投資和債權投資。核算權益投資的科目時使用“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此科目可按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等進行明細核算。
通俗的說就是:企業對外投資準備長期持有,不以交易為目的,但對被投資方達不到控制也不能施加重大影響,不能劃為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一般就是股權或者股票。
股票投資一般都應當劃分為第三類金融資產,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但是準則也是活的,如果企業愿意滿足一些要求,就可以指定一些持有比例很低的股票投資為第二類金融資產,即“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要求就是: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從始至終除了股息紅利以外,其余都不能碰損益類科目,具體點就是交易費用不計損益,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出售的時候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歸留存收益科目。
這也算是“其他權益工具投資”主要特點:除了被投資企業宣告發放現金股利,計入當期損益外,其他相關的利得和損失均應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且后續不得轉入當期損益。當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之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累計利得或損失應當把其他綜合收益反向轉到留存收益。
當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目的在于,權益工具類的投資變動本身就比較大,一旦允許變動計入損益,會有操縱利潤的風險。所以把買來的股權指定為其他權益工具后,一經做出這個指定就不得撤銷,就不能再幻想股價上漲時再當成“交易性金融資產”了。
關于這個科目具體的賬務處理:
案例:2019年5月6日,甲公司甲公司公司哦)支付價款1001萬元(含交易費用1萬元),購入乙公司發行的股票200萬股,占乙公司表決權股份的0.3%。甲公司會計剛子覺得我只占乙公司那么點股權,我還派不了董事,參與不了甲公司經營決策,我也沒有與甲公司生關鍵性交易,我還沒有關鍵技術能夠供乙公司產產品(基于是否有重大影響的判斷),我這么不重要,死皮賴臉的做個長期股權投資太不要臉了,但我又不是做短線交易的,我還想著一步一步靠近乙公司呢,所以只能將其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了。(甲公司適用25%的所得稅稅率,,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2019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布發放現金股利15萬元。
2019年5月25日,收到乙公司的現金股利15萬元。
2019年6月30日,乙公司股票市價為每股5.2元。
2020年5月20日,甲公司(說好的一步一步靠近呢)由于某特殊原因(估摸著現金出問題了),以每股5.5元的價格將股票全部轉讓。
(1)2019年5月10日,購入乙公司股票: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 1001萬
貸:銀行存款 1001萬
(2)2019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布發放現金股利15萬元。
借:應收股利 15萬
貸:投資收益 15萬
(3)2019年5月25日,收到乙公司的現金股利15萬元。
借:銀行存款 15萬
貸:應收股利 15萬
(4)2019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價為每股5.2元。(調公允)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39萬
貸:其他綜合收益 39萬
(5)2020年5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5.5元的價格將股票全部轉讓
借:銀行存款 1100萬
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 1001萬
——公允價值變動 39萬
盈余公積 6萬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4萬
借:其他綜合收益 39萬
貸:盈余公積 3.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