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貢獻70強 點贊稅務有力量
最近,安徽省政府對安徽省民營企業稅收貢獻50強、國有控股企業稅收貢獻10強、外資企業稅收貢獻10強進行了表彰。會后,企業家代表紛紛點贊稅務工作。
貼心高效,稅費服務伴隨企業發展
得知企業獲得安徽省民營企業稅收貢獻50強殊榮的第一時間,安徽金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趙天東通過稅企直聯互動平臺向稅務干部報喜。
“勛功章有稅務部門的一份!”趙天東激動地說,“稅務干部總能及時通過稅企直聯互動平臺送來全面的稅收政策和相關解讀。”
2021年,安徽省稅務系統持續為重點稅源企業推送稅費優惠政策。不僅如此,為了讓服務更緊貼企業需求,稅務部門還著力完善重點稅源企業個性化納稅服務需求調查機制,利用入戶走訪、稅企座談、線上問卷等方式,精準掌握重點稅源企業的涉稅難點、堵點問題。
問需活動發現,重點稅源企業對納稅服務的品質有著較高期盼。為回應期盼,安徽省稅務系統以提升專屬性和專業性為抓手,做精做細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銅陵市富鑫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鑫鋼鐵”)是一家生產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碳素鋼、合金結構鋼的企業,為加快轉型升級,該公司相繼投資8.55億元用于超高壓余熱發電系統等項目建設。
國家稅務總局銅陵市郊區稅務局第一時間成立專屬稅務首席管家團隊,配備“一對一”首席聯絡員,快速響應企業涉稅訴求,精準投送“一戶一指引”稅收政策服務包,在辦稅服務廳開辟重大項目綠色通道,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
“稅務首席聯絡員全程服務、時刻在線,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辦事效率。”富鑫鋼鐵董事長劉義壽感慨,“去年,稅務首席聯絡員提醒我們有一筆1030萬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可辦理,并幫我們提交申請,不到3個工作日,退稅款就成功入賬。”
添油加力,減稅降費助推企業壯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飛制藥”)研制的全球首個獲批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亞單位疫苗為抗疫事業增添了不少助力。
好消息頻傳,智飛制藥研發的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于2021年6月獲批預防結核潛伏感染人群發病的適應癥,這是繼卡介苗問世100年來唯一研發成功并上市的結核病預防類產品。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稅收優惠政策的扶持,2020年企業享受稅收減免8600萬元,2021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約3.3億元,這些數字讓我們更有底氣搞研發,加快產品升級。”智飛制藥財務總監張莉表示。
稅收優惠政策不僅為企業研發增添底氣,還為企業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注入活力。
2021年,安徽潤藤電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藤科技”)平爐生產線式投產,當年新增稅收近億元。“我們差點就錯失了這個發展機遇。”潤藤科技財務負責人王江淮提起新生產線,對稅務部門充滿感激。
當時,潤藤科技接到了長期的無氧銅桿訂單,且客戶愿意提供相關技術支持。機會難得,可平爐原材料要一次性投放,一爐需要廢銅120噸,價值800萬元。但納稅期馬上就到了。潤藤科技的流動資金繳了稅款,就影響了生產線需要。資金的一時緊張,讓公司負責人心急如焚。
稅務部門知曉情況后,主動上門為潤藤科技辦理了稅款延期繳納。潤藤科技將這筆6877.81萬元的稅款投入生產,僅4個月就新上了平爐生產線,徹底打開了發展新局面。
誠信“有價”,良性互動護航企業成長
稅務部門幫助依法誠信納稅企業獲得優質的金融產品服務,有助于企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近年來,安徽林平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平發展”)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采用國際先進的工藝技術及裝備,推進智能化、自動化技術改造,加快實施高檔箱板紙擴建項目。
大刀闊斧的升級改造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2021年5月,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林平發展出現短期性資金周轉困難。了解相關情況后,稅務部門結合其納稅信用記錄,不到一周時間,就幫助林平發展申請到“稅融通”貸款1000萬元。
“現在,企業的生產能力達到了100萬噸,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占比超95%。預計2022年產值較2021年增長10%,稅收貢獻率將進一步提高。”林平發展財務負責人李培凱介紹道。
安徽超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威科技”)也嘗到了誠信納稅的甜頭。
超威科技成立于2018年7月,主要從事廢鉛酸蓄電池的回收、處置及綜合利用,納稅信用等級一直在b級以上。
2021年9月,稅務干部在走訪中發現該企業面臨生產運營資金困難,立即協調財政局和銀行等部門,通過“退稅資金周轉池”將其貸款額度由2000萬元提高到3000萬元。
有了資金支持,超威科技加大了對工藝改造和技術升級的投資,目前已申報專利10余項。“憑借先進的廢水處理水平和全自動生產工藝,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代表來考察時給了我們‘世界再生鉛行業標桿企業’的高度評價,而我們也要給稅務部門滿分的高度評價。”超威科技法定代表人邢秀亮笑著說。
擴鏈延鏈,上下游企業帶來經濟發展新亮點
重點稅源企業往往是所在行業的龍頭企業。一直以來,安徽省稅務系統在發揮重點稅源企業集聚效應方面起了積極作用,先后吸引多家上下游企業落戶安徽,增強了經濟發展后勁。“去年,我們遇到的困難是實打實的,但得到的扶持也是實打實的。”宣城市富旺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旺金屬”)法定代表人裘忠成在公司年會上特別感謝了一位“好朋友”,“公司能取得現在的好成績,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幫忙。”
裘忠成對稅務部門的認可,在他的“朋友圈”廣為傳播。老朋友帶來新朋友,對宣城稅收營商環境充滿期待的宏達鋅業有限公司、天馬鋅業有限公司、三友材料表面處理有限責任公司先后選擇落戶宣城。2021年,這3家企業合計繳納稅款近3500萬元,成為當地新的稅收增長點。
企業發展實績是引鳳來棲的最硬核口碑。連續5年貢獻上億元稅款的安徽金星鈦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星鈦白”)就是當地的“活名片”。
2019年,金星鈦白的重要戰略客戶——杭州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旺新材料”)把子公司開到馬鞍山市,總投資3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稅收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