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與鄉村振興(鄉村經濟稅收的蛻變)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村不同。現在一進入里塘村,瀝青環村主干道映入眼簾,道路兩旁樹著靚麗的路燈。路過一處,20余畝的黃金百香果果園引人注目,只見樹藤纏繞、綠葉蔥蘢,一片綠的海洋,一群年輕人在辛勤地耕作。走到村委大樓前,一條長長的走廊,錯落有致的文化廣場,很多大叔大媽在百年榕樹底下里乘涼。村民哪曾想到,曾經一下雨就到處泥坑的黃泥路變成瀝青路,曾經臭氣熏天的魚塘現在變成大媽們最愛的廣場……燈初上,村里的大媽們就在這里跳起廣場舞,觀看的大叔、小孩笑的合不攏嘴。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在慢慢展開。
稻花香里慶豐年
六月是稻谷收割的季節,也是高三學子改變命運的時刻。6月25日,高考放榜。據悉,當天在廣州黃埔區從事程序開發工作的陳嘉榮打電話給父親咨詢堂弟堂妹的高考成績,從山區走向大都市的陳嘉榮親身體會到教育是阻斷貧窮代際傳遞的最好手段。在通話中,他還不時打聽村里的發展情況……據了解,他家原本生活拮據,一家人的生活僅靠父親打建筑小工來支撐,可以說是捉襟見肘,父母時常為三兄妹的學計犯愁。但自從2016年原廣東省地方稅務局駐村工作隊進駐村里后,他的家庭慢慢好起來,父母的臉開始有點笑容,一家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那時還在讀高三的他慢慢知道“因學致貧”“對貧困學生進行生活補助”“對務工人員進行培訓”等一些有關精準扶貧的專業術語。在精準施策下,他的家庭不僅被納入低保,而且還享受教育幫扶,兄妹三人每年獲得村獎教獎學基金頒發的獎學金,自己跟妹妹不僅圓了大學夢還找到了穩定、體面的工作;父母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鼓勵和產業致富帶頭人的帶動下,擴大家庭農業規模,經營家庭農場,其中涵蓋黃金百香果、花生、番薯、玉米等經濟效益高的農作物,家庭條件大大改善,曾經的貧苦戶走向了小康之路……
據駐村扶貧干部介紹,在這次脫貧攻堅戰中,里塘村出列的43戶貧困戶中有15戶是通過教育幫扶的,目前這些家庭處在良好的經濟上升通道中。
鄉村美景的繪畫師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離不開19.5萬駐村第一書記的日夜奮戰,謝沁是其中一員,自2016年進駐里塘村到現在已是五個年頭。說起謝沁的扶貧工作,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他對里塘村的教育情況那是如數家珍,笑容溢于言表。誰誰的兒子上了大學,誰誰的小孩讀職中,哪個大學生畢業后又在那里就業。有一天,謝沁向我展示他的微信朋友圈,他面帶笑容指著一張青春靚麗的女生說道:“這個女生叫陳美,其家庭原來也是扶貧對象,幾個小孩讀書的壓力一度使這個家庭喘不過氣來,精準扶貧使這個家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現在在廣州師附小教書,她親身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更讓她堅定了教書育人的理想信念。”我很是震驚,照片中的姑娘自信心十足、意氣風發,一縷白裙更展現出讀書人的氣質,看不出是山溝溝里出來的窮苦娃。
這讓我深深體會到教育扶貧不僅輸了血,更為重要的是造了血,培養出人才,解決就業問題,使原本一窮二白的家庭走上了幸福的小康之路!如“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所言,她堅信一個女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可以改變三代人的命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