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費服務體驗師感言(稅費服務體驗師:留抵退稅“心”體驗)
精細服務:退稅“優感”更“有感”
王清是安徽省銅陵市首批稅費服務體驗師之一。4月16日,她任職的安徽美科迪智能微膠囊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筆1.55萬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
問到留抵退稅辦理過程的體驗,王清的回答是:細、便、優。
教得細,政策一出臺,稅務人員就通過稅企直聯互動平臺推送政策,輔導企業理解要點、難點。辦理便,王清辦理退稅申請十分便利。服務優,全流程、全觸點貼心服務,縮減整體辦理時間。王清感慨道:“‘優感’服務讓企業體驗更‘有感’。”
像王清一樣,稅費服務體驗師的“有感”而發,源于稅務部門政策宣傳和輔導的及時、到位。
容建國是首批來自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稅費服務體驗師之一。今年稅宣月期間,他應邀在線參加了珠海市橫琴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惠琴澳”稅收宣傳活動,聽了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政策宣講課,還收到了稅務部門推送的企業專屬“減稅降費紅利賬單”。
容建國說,自己所在的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里有不少澳門企業,部分企業尤其是新成立的澳門企業對于稅收政策、辦稅流程的熟悉度不是很高,橫琴稅務部門專門為園區企業設立“惠企便民稅小站”“澳人澳企辦問協同服務專席”。“精細的服務,為企業快捷辦理留抵退稅提供了很大便利。”容建國說。
“有感”,源于退稅流程的便捷。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樂山市馬邊縣花間刺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喬進雙梅,近日作為稅費服務體驗師應邀參加了馬邊縣稅務局組織的體驗活動,通過“觀摩+實操”“體驗+對話”的方式,親身體驗了留抵退稅的操作流程。看到通過電子稅務局就能完成退稅申請操作,喬進雙梅連連表示:“稅務部門服務十分到位。”
和喬進雙梅一樣,浙江省舟山知聯瑞誠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代賬會計、稅費服務體驗師方詩韻,對稅務部門留抵退稅便捷服務有深刻體會。近期,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稅務部門整合資源,建立稅政、征管、納服、收核等多部門協同機制,為納稅人提供留抵退稅“一站聯辦”服務,這大大提高了方詩韻的工作效率。方詩韻說:“我代理了多家企業,有了‘一站聯辦’服務,即使幾家企業同時申請辦理留抵退稅,我也不慌張了。”
“有感”,還源于辦理的高效和退稅款的及時到賬。
青島平度市政協委員楊立飛經營的青島慧能多公司,受疫情影響,設備產能開工率只有1/3,部分研發項目也因為資金緊張不得不暫時推后。今年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出臺后,平度市稅務局及時組織稅務人員上門服務,輔導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利用這筆退稅款,楊立飛立即支付了與某網上營銷平臺的簽約款,預計年內通過網上直播可增加銷售額1000余萬元。剩余資金將全部投入新產品研發,豐富產品種類,增強企業發展后勁。“稅務部門點對點服務,解決了企業的現實難題。為國家留抵退稅好政策和稅務部門精細服務點贊!”楊立飛說。
優化提升:稅費服務體驗師建議成現實
在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落地過程中,稅費服務體驗師就像一面鏡子,通過深度參與服務需求調查、專題體驗、集中體驗等多種線上線下體驗活動,幫稅務部門找到“視覺盲區”,更好地改進服務。
在深圳,作為托吉斯物聯實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鐘金萍參加深圳市南山區稅務局組織的留抵退稅培訓試聽體驗時,希望重點內容的講解和演示再豐富些,就提出通過納稅人端操作界面截圖的方式來演示等建議。課程式直播時,鐘金萍發現,自己提的建議被采納了,這給其他企業財務人員帶來了更直觀的體驗。
在廣東,海豐縣安心會計服務有限公司辦稅員張小梅參加體驗時提出,退稅政策業務性較強,涉及的類型也相對復雜,希望稅務部門能提供個性化的培訓輔導。
針對這一問題,海豐縣稅務部門采用“云課堂”直播的方式,圍繞留抵退稅政策主要內容、留抵退稅適用主體(符合條件)、留抵退稅額的計算、留抵退稅的申請與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等政策的銜接問題5個方面進行講解,深入淺出地解讀政策要點。
在內蒙古,稅費服務體驗師楊景昊體驗后提出建議,退稅審核內容多、要求嚴、耗時較長,仍有優化空間。對此,額濟納旗稅務局通過頭腦風暴、綜合考量,制作“納稅人大走訪一本清”檔案,將實地摸排的企業經營情況建成“一戶一冊一退”情況歸檔,進一步壓縮了審核資料平均時限。
在江蘇,稅費服務體驗師提出的15條具體意見,被徐州市稅務部門一一整理、借鑒,用以改進電子稅務局穩定性、企業類型劃分、簡化資料填報等多個方面的工作。
在黑龍江,針對納稅人提出的政策解讀更加通俗化、辦稅流程再簡化等建議,稅務部門建立“服務體驗、問題分析、解決堵點、再次體驗”的服務改進閉環機制,有效改善納稅人繳費人辦稅體驗,推動納稅服務水平提檔升級。
…………
通過體驗,稅費服務體驗師對留抵退稅業務多了一些了解,對稅務部門和稅務干部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
從接收留抵退稅資料,到參觀后臺的審核流轉,再到向人民銀行推送退稅信息,最后退稅款到達納稅人賬戶,全流程體驗過后,內蒙古牙克石市煒燁熱力有限公司辦稅人員朱桂榮說,一筆退稅款,原來需要稅務人員以及銀行工作人員在后臺經過多個流程才能到達企業手里。“稅務部門工作真的很不容易,以后在辦理業務時要多多理解他們,配合他們。”朱桂榮由衷地說。
沉浸體驗:發現更多留抵退稅背后的故事
隨著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出臺、落地,《人民日報》記者汪文的《1.5萬億元留抵退稅,誰受益?》、中央電視臺記者的《助企紓困應變克難:“減免緩退”稅費政策打出優惠組合拳》等一系列通俗易懂的報道陸續刊播,受到許多納稅人繳費人的點贊。
文章好讀、易懂,是媒體記者沉浸式體驗的結果,是他們對留抵退稅各個環節細致入微觀察、了解后的結果。
4月13日,受稅務部門邀請,內蒙古牙克石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劉佳一參加了在牙克石市稅務局辦稅服務廳舉行的“留抵退稅服務體驗行”。
4月22日上午,廈門首家“智慧辦稅廳”揭牌,來自《廈門日報》的資深財稅記者陳泥走進“智慧辦稅廳”,“零距離、沉浸式”體驗留抵退稅辦理全流程。
4月25日,徐州市稅務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稅費服務體驗師體驗留抵退稅工作活動,《徐州日報》記者鄭微在辦稅服務廳感受了“非接觸式辦稅”“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等多項服務,沉浸式體驗了江蘇省電子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留抵退稅業務辦理流程。
…………
親身體驗之后,媒體記者對于留抵退稅業務的認識加深了。
《南方日報》經濟新聞部記者曾美玲作為一名稅費服務體驗師,一直關注著稅務部門增值稅留抵退稅工作情況。政策剛一出臺,她就與廣東省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相關人員深度交流,學習留抵退稅政策內容。隨后,她以生動的融媒體形式,淺顯易懂地報道什么是增值稅留抵退稅、為什么會產生留抵稅額以及如何申請留抵退稅。
劉佳一表示:“體驗活動很新穎,能讓我‘零距離’了解稅收業務的辦理流程,從記者的角度來看,‘沉浸式’體驗可以讓我更好地了解稅務工作,更好地報道好留抵退稅工作。”
親身體驗之后,媒體記者了解到更多留抵退稅中的生動故事。
“連日來,我采訪到廣東各地大大小小的企業,談及增值稅留抵退稅的話題,他們無一不表示‘便捷’。”曾美玲說。
陳泥則表示:“在留抵退稅申報全流程的體驗過程中,一系列便捷的操作流程和細致的輔導,讓納稅人充分感受到稅務部門為確保政策更好、更精準送達市場主體所作出的努力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