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津貼”不等同于“防暑降溫費”(高溫津貼)
財務小王:啥,“高溫津貼”還能人人有份?“高溫津貼”與“防暑降溫費”是一回事嗎?公司發放“高溫津貼”與“防暑降溫費”會計上該計入職工薪酬還是職工福利費科目?能否全額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給員工發放“高溫津貼”與“防暑降溫費”時我要不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各位財務朋友們,當聽到公司要發“高溫津貼”與“防暑降溫費”時,你是否與財務小王一樣,腦子里都是“?”,別急,接下來,我們就聊聊“高溫津貼”與“防暑降溫費”的話題~
問題一、“高溫津貼”與“防暑降溫費”是否是一回事?
例1:甲公司是一家建筑施工企業,該公司共有員工200人,其中在施工項目現場從事一線施工的人員共計150人,其他50人為非項目現場工作人員。為了趕工期彌補疫情對工程進度的影響,即便在35℃高溫天氣里甲公司一線員工仍舊需要堅守施工崗位。2020年6月,甲公司對所有從事一線施工的人員每人一次性發放4000元高溫津貼,對非項目現場工作人員則每人一次性發放1000元高溫津貼,并為所有員工免費準備冷飲、雪糕等防暑降溫飲料及藥品。在本案例中,無論是一線施工人員還是非項目現場工作人員都取得了甲公司以“高溫津貼”名義發放的補貼,那么,二者之間是否有區別呢?
根據《關于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12〕89號)第十七條規定: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
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根據上述規定,高溫津貼的支付范圍是符合上述特定條件要求的勞動者,非人人可以享受。在本案例中,甲公司按每人4000元標準發放給150名在特定工作環境中的一線員工補貼則屬于高溫津貼,而按每人1000元標準支付給非項目現場工作人員的高溫補貼以及免費提供防暑降溫飲料等實物則屬于“防暑降溫費”。
問題二、企業支付的“高溫津貼”與“防暑降溫費”會計上如何處理?
1.關于“高溫津貼”的會計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及其應用指南相關條款規定:
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或解除勞動關系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或補償。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是指企業按照構成工資總額的計時工資、計件工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等的勞動報酬,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等。
綜上所述,企業支付的高溫津貼屬于“為補償職工特殊勞動消耗支付給職工的津貼”,是職工薪酬的一部分應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進行會計核算。
企業支付高溫津貼的會計賬務處理如下:
(1)在計算應發放的高溫津貼時,按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計入有關成本費用科目,并確認應付職工薪酬。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津貼和補貼等
(2)實際發放高溫津貼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津貼和補貼等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例2.2020年6月,甲鋼廠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向高溫下作業的一線生產工人共計發放了高溫津貼10萬元,則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計提高溫津貼時:
借:生產成本 10萬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10萬元
實際發放高溫津貼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10萬元
貸:銀行存款 10萬元
2.關于“防暑降溫費”的會計處理
根據《財政部關于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財企2009242號)第一條第(一)項相關規定:
“企業職工福利費是指企業為職工提供的除職工工資、獎金、津貼、納入工資總額管理的補貼、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和補充養老保險費(年金)、補充醫療保險費及住房公積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發放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以下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集體福利:
(一)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等發放或支付的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職工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暫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職工療養費用、自辦職工食堂經費補貼或未辦職工食堂統一供應午餐支出、符合國家有關財務規定的供暖費補貼、防暑降溫費等。”
因此,企業向所有員工以貨幣或者實物形式支付的防暑降溫費支出在會計上應做為職工福利支出進行核算。涉及的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1)計提“防暑降溫費”時:
借:管理費用/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2)實際發放“防暑降溫費”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貸:銀行存款
例3.2020年6月,甲鋼廠除了向一線施工員工發放高溫津貼之外,還向所有在職員工一次性發生防暑降溫費補貼,每人500元。其中,共計向公司管理人員發生防暑降溫費補貼2萬元;共計向一線生產工人共計發放防暑降溫費補貼18萬元;共計向車間管理人員防暑降溫費補貼5萬元,則甲鋼廠涉及的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計提“防暑降溫費”時:
借:管理費用 2萬元
生產成本 18萬元
制造費用 5萬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25萬元
實際發放“防暑降溫費”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25萬元
貸:銀行存款 25萬元
問題三、納入工資總額的高溫津貼與具有福利性質的職工防暑降溫費能否直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例4.假設2020年甲鋼廠共計發生高溫津貼支出30萬元,發生職工防暑降溫費支出10萬元。那么,上述實際發生的支出能否在2020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直接全額稅前扣除?
1.關于納入工資總額的高溫津貼稅前扣除問題
根據《中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所稱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因此,納入工資總額的高溫津貼可以直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2.關于具有福利性質的職工防暑降溫費稅前扣除問題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三條“關于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相關規定,《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的企業職工福利費,包括以下內容:
(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因此,企業為職工支付的具有福利性質的職工防暑降溫費不能直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應當按照職工福利費扣除限額標準在稅前列支扣除,即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在本案例中,甲鋼廠共計發放的高溫津貼支出30萬元可以全額稅前扣除,發放的職工防暑降溫費支出10萬元應作為職工福利費,在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問題四、員工取得公司發放的“高溫津貼”與“防暑降溫費”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5.2020年6月,甲鋼廠向符合規定要求的一線生產員工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發放“高溫津貼”,對其他員工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發放“防暑降溫費”。那么,員工取得“高溫津貼”或“防暑降溫費”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關于員工取得“高溫津貼”的個稅處理:
根據《中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707號)第六條第(一)款規定: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因此,員工取得公司發生的納入工資薪金總額的“高溫津貼”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誤區提醒:
有財務人員可能會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根據《中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免納個人所得稅”,因此,“高溫津貼”也可以免稅。
根據《中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條規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由于高溫津貼國務院沒有規定可以免納個人所得稅,因此員工取得單位發放的高溫津貼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關于員工取得的人人有份的防暑降溫補貼個稅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生活補助費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8155號)第二條規定,下列收入不屬于免稅的福利費范圍,應當并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1)從超出國家規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
(2)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
(3)單位為個人購買汽車、住房、電子計算機等不屬于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性質的支出。
因此,企業從福利費中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防暑降溫費補貼應當并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問題五、勞動保護支出中涉及的防暑降溫費能否直接稅前扣除?
例6.2020年6月,甲鋼廠除了向一線從事高溫冶煉工作的員工發放“高溫津貼”之外,還向員工免費發放了冷飲、降溫用的酒精濕巾以及防暑降溫藥品等共計2萬元。那么,該筆支出能否直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根據《中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八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扣除。
根據釋義規定,若作為勞動保護支付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需要滿足特定的3個條件:
“1.必須是企業已經實際發生的支出。這是稅前扣除的基本原則,企業只有實際發生的費用支出,才準予稅前扣除。
2.必須是合理的支出。企業不能借此逃避稅收。
3.必須是勞動保護支出。本扣除項目中的勞動保護支出,是指確因工作需要為雇員配備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護用品、防暑降溫用品等所發生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