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型企業劃分標準)
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的概念來源于2011年,在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中,中小企業被劃分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種類型,具體標準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并結合行業特點制定。
具體標準如圖所示:
根據財稅〔2017〕77號文和國稅總局2021年6號公告,金融機構向農戶、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金融機構向農戶、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目前,該政策已延續到2023年年底。這里的小型企業、微型企業指的就是按照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分類的企業類型。
2020年疫情期間,針對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有部分社保的優惠,目前政策已到期。
小型微利企業
針對小型微利企業,大家比較熟悉的是企業所得稅優惠。
根據財稅201913號文,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其中,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均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
根據國稅總局2019年2號公告和2021年8號公告規定,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無論按查賬征收方式或核定征收方式繳納企業所得稅,均可享受上述優惠政策。
總結起來,小型微利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分段計算,超額累進,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的比例繳納企業所得稅;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10%的比例繳納企業所得稅。
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是增值稅政策中的概念。
根據財稅〔2018〕33號,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對于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如果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也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
在增值稅政策中,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增值稅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如果銷售額是加稅合計金額,則增值稅應納稅額=銷售額/(1+征收率)×征收率。一般情況下,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是3%,目前由于疫情政策,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按照1%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
根據國稅總局2021年11號公告規定,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根據財稅201913號公告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確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