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規模經濟效應
微觀上,規模經濟指用產品、企業、產業附加值、綜合效益等來衡量的發展指數。規模經濟也指規模經濟效益,即通過一定的經濟規模形成的產業鏈的完整性、資源配置與再生效率的提高帶來的企業邊際效益的增加。
微觀的經濟規模離不開宏觀的規模經濟,宏觀的規模經濟制約提升引導微觀的規模經濟。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微觀經濟,經濟規模都不等于規模經濟,能夠帶來規模經濟的經濟規模才是經濟發展的指標、目標和路徑。
經濟學中的規模效應來源于邊際成本遞減,是指企業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混合成本可以分解為這兩種成本。生產規模擴大后,可變成本按相同比例增加,但固定成本不變,因此單位產品成本會降低,企業的銷售利潤率會提高。
以汽車制造為例,如果只生產一輛汽車,其成本是巨大的,而生產100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1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由此可見,價格的低廉是與生產規模成比的,生產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
因此,規模效應可以簡單解釋為,在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的過程中,企業的生產要素投入增加了,此時如果產出的增長比例大于要素投入的增長比例,那么就可以認為該企業具有規模經濟效應。
而與此相反,如果企業產量低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企業的規模回報遞減,這就被稱為規模不經濟。規模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生產的批量規模;二是指企業自身的規模。
規模效應在企業生產過程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間的橫向并購能夠帶來工廠的規模經濟,這來源于資源的不可分割性。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平均分配到各個產品上的單位成本就會越來越少。當企業的產量達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機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應,平均成本呈現下降的趨勢。實際上,工廠流水線就是規模經濟的集中體現。
2、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可以使用更大、更高效的機械設備,降低設備的規模成本指標。因為機器設備本身具有不可分割性,有些設備只有在較大的生產規模下才能得到使用。
3、生產規模擴大有利于專業分工。生產規模的擴大可以促使工人的分工越來越細,更加專業化的分工,也便于企業進行管理。每個人可以只負責一到兩項工序,分工越細,工人對該工序的熟練程度就越高,因而將會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還能節約資源成本。
4、降低了采購成本。大規模生產的好處是可以進行大規模的采購,采購量的增加提高了企業在要素市場中的地位,體現為議價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的提高,由此將會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
5、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得現代化管理成為可能,公司在科研、廣告、融資等方面都獲得了更強優勢。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企業的經營規模并非越大越好,所謂“物極必反”,事物的發展達到一定的極限后,必然會走向它的反面。當一個企業的經營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時,其邊際產出就不會繼續提高了。
實踐證明,在有些超級規模的大公司中,由于規模太大,層級式的組織結構往往會造成信息傳遞的障礙,基層信息無法及時反饋上去,導致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等弊端,使得公司內部管理效率下降,貽誤決策時機。由此產生“規模不經濟”現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大企業病”。
規模不經濟是規模經濟的對稱。指因生產規模擴大而導致單位產品成本提高的現象。規模不經濟分為規模內在不經濟和規模外在不經濟兩個方面。
內在不經濟,是指企業規模擴大時,由于企業自身因素的變化而導致的長期平均成本上升。主要原因是由于企業規模擴大引起的管理效率的降低。
外在不經濟,是指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行業規模的擴大而上升的現象,它根源于行業擴張引起的企業外界環境的惡化,如要素價格的上升、銷售市場行情的下跌等等。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企業發展不可盲目追求規模,陷入規模越大越好的認識誤區。事實上,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有一個最佳規模點,管理好的企業,這個點就會后移,規模能夠做得更大。
2、規模不經濟是由管理不經濟所造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規模不經濟,只有管理不經濟。
3、良好的企業管理是規模化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前提,沒有高效、務實的管理水平,企業不可能成功實現規模擴張,即便達到了規模擴張的目的,企業經營管理仍會出現問題,最終導致失敗。
我國曾經的第二大民企--海航集團的規模擴張運營過程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海航集團曾有過輝煌的歷史,1993年以1000萬起家,到2017年成為排名世界500強的第170位,總資產逾萬億元,年收入逾6000億元的綜合商業集團。海航僅用了25年時間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發展成就,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商業奇跡。
然而,截止2021年1月29日宣布破產重組時,海航集團已欠下了7000億負債。而這一切都源于海航集團的盲目擴張。
這也是許多中國上市公司的通病。如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所說:“我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已經一年半了,看那些出了問題的上市公司,絕大部分的問題都出這偏離主業、盲目擴張上。”
海航集團從2008年開始就確立了過度多元化的發展戰略,向外拓展8大業務板塊,即航空、旅業、商業、物流、實業、機場、置業、酒店,按照“吃住行旅購娛”的旅游全產業鏈發展。用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的話來說,“除了避孕套的企業沒有,其他都買了。”
2009年后,海航的發展戰略又從多元化向國際化轉變,在海外不斷投資收購海外資產,開啟了“買買買”模式。海航通過舉債完成了共80多筆總額超過400億美元的收購交易,買下了德意志、希爾頓、英邁等公司的股權,以及紐約曼哈頓中城大樓、路透社總部大樓等。
然而,海航瘋狂擴張、大筆收購的錢都是通過高負債完成的。而敢于如此盲目擴張,大膽操作的原因在于海航決策層頭腦發熱,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干。海航董事長陳峰曾說:“認為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可以干時,禍就埋下了。”
企業盲目擴張的后果必然會導致資金鏈緊張以致最終斷裂,而這一切都是有前兆的,然而作為管理者的最大失誤,就是沒有及時采取果斷措施去制止這一結果都發生。
海航早在2008年就出現過債務危機了,但并沒有引起企業管理者的重視,直到2017年,千億債務集中到期,海航面臨嚴重的流動性困難后,方才開啟了“賣賣賣”模式企圖以此渡過難關,但已為時未晚。
恒大亦是如此,實際上,2020年1300億戰略贖回事件的發生,恒大資金鏈的隱憂就已十分明顯。之后,許家印也隨之開始了“賣賣賣”模式,可是基于企業管理者的這種后知后覺,已經于事無補了。
結語
實際上,前有海航后有恒大,導致我國眾多企業之所以最終破產重組或倒閉的原因,都在于沒有意識到掌控企業規模的重要性,被盲目擴張所取得暫時成就沖昏了頭腦,最終必然會出現債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