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與會計的區別與聯系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審計與會計的區別與聯系)
審計具有兩方面涵義:審計是一種經濟監督活動,經濟監督是審計的基本職能;審計具有獨立性,獨立性是審計監督的最本質的特征,是區別于其他經濟監督的關鍵所在。審計具有經濟監督、經濟鑒定和經濟評價的職能是兩種不同的但又有聯系的社會活動。
一、審計與會計的聯系
1.審計主要是對、和會計報表等財務會計資料及其所反映的財政、財務收支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審查和評價。審計需要以會計資料為前提和基礎,離開了財務會計資料,審計工作很難進行。
2.會計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本身是審計監督的主要對象。在審計產生之初,審計人員主要從審查會計資料入手,對會計資料中反映的問題進行審查。
二、審計與會計的區別
1.產生的前提不同
會計是為了加強經濟管理,適應對勞動耗費和勞動成果進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產生的;審計是因經濟監督的需要,即為了確定經營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經濟責任的需要而產生的。
2.兩者性質不同
會計是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對生產經營或管理過程進行反映和監督;審計則處于具體的經營管理之外,是經濟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對財政、財務收支及其他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審查,具有外在性和獨立性。
3.兩者對象不同
會計的對象主要是資金運動過程,審計的對象主要是會計資料和其他經濟信息所反映的經濟活動。
4.方法程序不同
(1)會計方法體系由會計核算、會計分析、會計檢查三部分組成,包括了記賬、算賬、報賬、用賬、查賬等內容,其中包括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會計報表等方法,其目的是為管理和決策提供必須的資料和信息。
(2)審計方法體系由規劃方法、實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組成,而實施方法主要是為了確定審計事項、收集、對照標準評價,提出與決定,使用資料檢查法、實物檢查法、審計調查法、審計分析法、審計抽樣法等,其目的是為了對被審計對象進行全面評價提供證據而采取的必要方法。
5.職能不同
(1)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對經濟活動過程的記錄、計算、反映和監督;審計的基本職能是監督,此外還包括評價和公證。
(2)會計雖說也具有監督職能,但這種監督是一種自我監督行為,主要通過會計檢查來實現,針對會計業務活動本身,而審計,既包含了檢查,又包括了對計算行為及所有的經濟活動進行實地考察、調查、分析、檢驗,即含審核稽查計算之意。
上一篇:企業稅收計算(企業繳稅怎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