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怎么抵扣舉例(增值稅怎么抵扣)
增值稅抵扣主體: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
眾所周知,一般納稅人主要適用增值稅的一般計稅方法,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 而抵扣的主體必須是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是不可以抵扣的。
- 一般計稅方法
一般計稅方法是國際通行的購進扣稅法。相應的計算公式為:
當期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所以一般計稅方法的應納稅額,就是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后的余額,如果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案例
比如某一般納稅人某個月銷售了不含稅價100萬元的貨物,產生的銷項稅額為13萬元,購進原材料的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為10萬元,那么當月應繳納的增值稅=13-10=3萬元。
如果當月購進的原材料比較多,專用發票上的稅額為15萬元,那么當月應繳納的增值稅=13-15=-2 萬元,即當月不繳納增值稅,而且還可以留下2萬元的稅額在下一個月再計算。
如果下一個月銷售貨物產生的銷項稅為10萬元,原材料進的少了,只有5萬元,那么下一個月計算應繳納增值稅時可以把2萬元繼續進行抵扣,應繳納的增值稅=10-5-2=3萬元。
下面我們從一個生活的案例繼續深入了解增值稅抵扣的問題
2019年,服裝廠b(以下簡稱b)向紡織廠a(以下簡稱a)購買了價值100元的布料,a需要給b開具一張票面價值為113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其中原材料成本100元,增值稅100*13%=13元)。
此刻,對于b而言,需要按照開票金額113元支付給a,并獲得一張113元的進項發票,其中13元為進項稅(俗稱買進來的)
服裝廠b拿到這一批布料以后,加工生產成為一批時髦服裝,以不含稅價格300元賣給商場c,并向c開具票面價值339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其中300元為收入,300*13%=39元為銷項稅額)
此刻,對于b而言,他的當期應繳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39-13=26元。這個行為就產生了增值稅抵扣。
換個思路,我們可以直接計算增值稅部分,比如b買進來是100元,賣出去是300元,中間增值了200元,所以應繳納:200*13%=26元,結果算出來的金額是一樣的。
對于商場c而言,他支付了339元,產生39元進項稅額,如果再把衣服以452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衣服價格為400元,銷項稅額為400*13%=52元),故商場c應納稅金為:52-39=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