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分錄測試怎么做(會計分錄測試步驟)
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可以對大家有用。
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1、庫存現金的核算
(1)現金收入的核算
借:庫存現金
貸:銀行存款(提取現金)
其他應收款(對個人罰款)
其他應付款(收取押金)
其他業務收入(銷售廢舊材料)
(2)現金支出的核算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用)
應付職工薪酬(支付工資)
其他應收款(預借差旅費)
貸:庫存現金
2、銀行存款的核算
(1)銀行存款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庫存現金(存入現金)
應收賬款(收回應收賬款)
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銀行存款支出
借:庫存現金(提現)
管理費用(辦公費用)
原材料等(購買材料等)
貸:銀行存款
3、原材料的核算
(1)購買原材料的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 (已驗收入庫)
在途物資(未驗收入庫)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已收款)
應付賬款(未收款)
(2)在途物資驗收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3)特殊情況:材料已到,發票未到,貨款尚未支付
月末暫估入賬,下月初再紅字沖銷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某企業
(4)發出原材料的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直接用于生產車間)
制造費用(車間管理部門)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部門)
銷售費用(銷售部門)
其他業務成本(外銷)
貸:原材料
4、庫存商品的核算
(1)產成品入庫的賬務處理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2)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的賬務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確認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應收賬款的核算
(1)應收賬款發生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應收賬款收回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6、壞賬準備的核算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當期應收賬款余額*比例-壞賬準備貸方余額或者+壞賬準備借方余額
(1)計提壞賬準備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
貸 :壞賬準備
(2)沖減壞賬準備時
借:壞賬準備
貸 :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
(3)實際發生壞賬時的會計分錄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
(4)沖銷/沖回
借:應收賬款
貸:壞賬準備
7、應收票據的核算
(1)不帶息應收票據的會計處理票據取得 借: 應收票據(按面值入賬)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到期收回款項借: 銀行存款貸: 應收票據到期債務人無力償還款項借: 應收賬款貸: 應收票據
(2)帶息應收票據的會計處理票據取得(同不帶息票據) 期末計息(期末一般是指中期末、年末)借:應收票據貸:財務費用到期收回款項(本金+利息)借: 銀行存款貸: 應收票據財務費用
到期債務人無力償還款項借: 應收賬款貸: 應收票據財務費用
8、預付賬款的賬務處理
(1)預付貨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收到貨物:
借:原材料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貸:預付賬款
(3)補付貨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4)回多余款項
借:銀行存款
貸:預付賬款
9、應付賬款的核算
(1)應付賬款發生的賬務處理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2)償付應付賬款的賬務處理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10、應付職工薪酬
(1)計提應付職工薪酬的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生產工人的職工薪酬)
制造費用 (車間管理人員的職工薪酬)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
銷售費用 (銷售人員的職工薪酬)
在建工程 (工程人員的職工薪酬)
研發支出 (研發人員的職工薪酬)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
(2)發放應付職工薪酬的賬務處理( 特殊情況)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
11、應交增值稅的賬務處理——一般納稅人
(1)進項稅額核算,企業采購物資時:
借: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2)進項稅額轉出核算,材料改變用途時:
借:在建工程/應付職工薪酬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銷項稅額核算,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計算應繳納的增值稅:
=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12、應交增值稅的賬務處理——小規模納稅人
(1)采購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普通發票
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等
(2)銷售時,開出普通發票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含稅售價÷(1+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不含稅售價×3%
13、計算、計提稅金(增值稅、所得稅以外的主要稅金)
借:稅金及附加 (以下合計)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考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考也會直接給金額,不要求算)
-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應交教育費附加
城建稅=(增值稅+消費稅)*稅率
教育附加=(增值稅+消費稅)*稅率
14、支付上述稅金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應交教育費附加
貸:銀行存款
15、短期借款的核算
(1)借入借款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2)計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3)償還借款
借: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16、長期借款的核算
(1)取得借款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借款——本金
(2)計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生產經營期間)
或管理費用(籌建期間)
或在建工程(用于購建固定資產)
或研發支出(用于自創無形資產)
貸:應付利息(分期付息)
或長期借款——應付利息(到期付息)
(3)償還借款
借:長期借款——本金
長期借款——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17、接受投資的核算
(1)接受現金資產投資的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投資者(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
或者股本(股份有限公司)
(2)接受非現金資產投資的賬務處理
入賬價值按照合同約定的價值/評估價值
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原材料等
貸:實收資本—投資者(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
或者股本(股份有限公司)
18、減資
(1)資本過剩引起減資的核算
借:實收資本
貸:銀行存款
(2)發生重大虧損時減資的核算
借:實收資本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9、收入的核算
(1)取得主營業務收入的賬務處理
確認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取得其他業務收入的賬務處理
其他業務收入:銷售原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
確認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結轉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20、成本的核算
(1)發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的賬務處理
借: 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制造費用
(2)月末制造費用在不同產品之間的賬務處理
①確定分配基礎
②分配率=制造費用/分配基礎
③每個產品的分配費用=分配基礎*分配率
借:生產成本—某產品
貸:制造費用
21、費用的核算
企業的費用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以及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
(1)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結轉其他業務產品成本的賬務處理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3)發生稅金及附加的賬務處理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
(4)銷售費用:因銷售而產生費用
借: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5)管理費用:辦公室辦公用品費,水電費等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6)財務費用:利息支出,匯兌凈損失,金融機構手續費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應付利息
22、營業外收支
(1)營業外收入:固定資產盤盈,罰沒利得,接受捐贈,無形資產銷售
借:固定資產清理/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2)發生營業外支出:非流動資產盤虧,被罰款,捐贈,不可抗拒力的自然災害造成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或者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23、財務成果的核算
(1)期末結轉各項收入類、利得類科目的賬務處理
使本年利潤增加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投資收益
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2)期末結轉各項費用類、損失類科目的賬務處理
使本年利潤減少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成本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資產減值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可能為損失)
投資收益(可能為損失)
(3)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所得稅費用=應納稅所得額*25%
①計提時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②期末結轉
借 :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24、年末,結轉本年利潤余額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盈利)
虧損分錄相反
25、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金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過渡性二級科目,最終轉入未分配利潤)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過渡性二級科目,最終轉入未分配利潤)
貸:盈余公積
26、利潤分配,向投資者計算分配(還沒支付)利潤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
貸:應付股利
以后支付時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27、用盈余公積時(特定用途才用,只有在彌補虧損、轉增資本才可以用)
借:盈余公積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彌補虧損)
實收資本(轉增資本)
28、最后結轉利潤分配二級科目,把其他二級科目轉到未分配利潤二級科目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以下合計數)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把借方發生數全部結轉)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借方發生數全部結轉)
上一篇:(盈余公積的用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