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資本性支出是什么意思(資本性支出是什么意思)
資本性支出的含義以及計算公式
資本性支出:用于購買固定資產(土地、廠房、設備)的投資、無形資產的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等產能擴張、制程改善等具長期效益的現金支出。
資本性支出是用于購買或生產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廠房、購買機械設備、修建鐵路和公路等生產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辦公樓和購買汽車、復印機等辦公用品等非生產性支出。 資本性支出是指通過它所取得的財產或勞務的效益;可以給予多個會計期間所發生的那些支出。因此,這類支出應予以資本化,先計入資產類科目,然后,再分期按所得到的效益,轉入適當的費用科目。
資本性支出 == 購建固定、無形、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 處置固定、無形、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回的現金凈額。
資本性支出與折舊攤銷之間的關系
1、資本支出是指用于購買各種長期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支出然后再減去無息長期負債(各種不需支付利息的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等)的增加額。
2、“資本支出”即長期資金投入的增加,即購置更新長期資產的支出,減去無息長期負債的增加。購置長期資產支出的一部分資金可以由無息長期負債提供。所以這里的“資本支出”是一個增量的概念。
3.長期資產中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上述利用公式時實際都是原值概念,但其中這2個會涉及折舊與攤銷會計學堂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