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總額怎么算
因為對于上市企業來講,他們的資金閑置,也是閑置在那里。如果不管不問,還會因為通脹,出現資金貶值的情況。
所以不少企業,都會帶著上億元的“閑錢”,進入房地產市場。手握幾套地產的它們,年末的時候就可以用這些房子來營造高營收、高利潤的“假象”。
據悉,2019年前三個季度,a股上市公司持有的房產總市值,就已經高達13300億元。假設一套房是100萬,這市值相當于它們手握133萬套住房。
所以不少企業,一旦出現今年營收不佳的情況,就會通過“賣樓”,來“粉飾太平”。所以想要“窺探”一個企業的賺錢實力,光看營收和利潤,其實還遠遠不夠。
既然如此,我們到底該如何衡量,一個企業的賺錢能力呢?雖然營收和利潤,可能會“摻雜”著水分,但有一個數據,卻是貨真價實的。這個數據,便是一個企業的納稅情況。
當我們的個人收入越來越高的時候,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會隨之增長。畢竟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而和個人相比,公司、企業們的賺錢實力就更強一些了。它們“享受”著來自官方部門的一些福利,自然也需要承擔納稅的義務。
和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情況相似,自然也是“能者多勞”的情況。所以從一個企業的納稅情況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它們到底有多賺錢。
而在近日,我國2020年納稅企業排行榜式出爐。我們不僅看到了一群真真有實力的企業,還看到了一位“巨無霸”。
根據榜單內容顯示,中國煙草、工商銀行、為、阿里、茅臺等企業紛紛入選前十強。而其中,前三強的年度總納稅金額更是超過1000億!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中國煙草、工商銀行,以及為。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為一年納稅高達1010億。這比很多國有企業“捐”的還要多,可想而知為啥它能夠成為“國之驕傲”。
而在榜單中,真讓我們眼前一亮的,其實并不是為。因為當別人納稅都在幾百億,甚至一千億的時候,有人的納稅總額竟然超過了萬億級別。
這是什么概念呢?平均到每一天,都會給有關部門納稅33億元。就算所有人都暫停了工作,也會因為它還在,而一天收獲33億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