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現率是什么意思通俗解釋(貼現率是什么意思)
1、貼現率的定義:
貼現率又稱門檻比率(europe稱為the refinancing rate,the uk稱為repo rate,the us稱為discount rate),是指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時,按一定的利率計算利息,這種利率即為貼現率,它是票據貼現者獲得資金的價格,常用于票據貼現。
企業所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周轉時,可用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或借款。銀行同意時,按一定的利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貼現或借款日到票據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給余額。貼現率的高低,主要根據金融市場利率來決定。
2、貼現率的估算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與貼現率估算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用不可分散化的方差來度量風險,將風險與預期收益聯系起來,任何資產不可分散化的風險都可以用β值來描述,并相應地計算出預期收益率。
e(r)=rf+β(erm-rf)
其中:rf =無風險利率
e(rm)=市場的預期收益率
投資者所要求的收益率即為貼現率。
因此,從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公式可以看出,要估算出貼現率要求以下變量是已知的:即期無風險利率(rf)、市場的預期收益率(e(rm))、資產的β值。
3、貼現率與折現率的關系
貼現率不是利率,也不是折現率。貼現率、折現率的確定通常和當時的利率水平是有緊密聯系的。之所以說貼現率不是折現率,是因為:
①兩者計算過程有所不同,貼現率是內扣率,是預先扣除貼現息后的比率;而折現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后支付利息的比率。
② 貼現率主要用于票據承兌貼現之中,而折現率則廣泛應用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如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及收益分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