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性程序包括哪些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審計時主要執行以下審計程序:
序號 |
實質性審計程序 |
(一) |
主營業務收入 |
1 |
獲取或編制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表: (2)檢查以非記賬本位幣結算的主營業務收入的折算匯率及折算是否確。 |
2 |
實質性分析程序(必要時): (1)針對已識別需要運用分析程序的有關項目,并基于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通過進行以下比較,同時考慮有關數據間關系的影響,以建立有關數據的期望值: 1)將本期的主營業務收入與上期的主營業務收入進行比較,分析不同物業銷售的結構和價格變動是否異常,并分析異常變動的原因; 2)計算本期重要物業(住宅、商業、辦公、公寓)的毛利率,與上期比較,檢查是否存在異常,各期之間是否存在重大波動,查明原因; 3)比較本期各月各類主營業務收入的波動情況,分析其變動趨勢是否常,是否符合被審計單位季節性、周期性的經營規律,查明異常現象和重大波動的原因; 4)將本期重要物業(住宅、商業、辦公、公寓)的毛利率與同行業企業進行對比分析,檢查是否存在異常; 如果毛利率與同行業公司相比明顯偏高且與行業發展狀況不符、存貨余額較大、存貨周轉率較低,審計人員應核查是否存在通過少轉成本虛增毛利潤的行為。如果報告期毛利率變動較大或者與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差異較大,審計人員應當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行業及市場變化趨勢,產品銷售價格和產品成本要素等方面對被審計單位毛利率變動的合理性進行核查。 5)根據增值稅發票申報表或普通發票,估算全年收入,與實際收入金額比較。 6)根據單位的施工進度及能力分析產品生產量和銷售量的合理性,并查明異常情況的原因。 (2)確定可接受的差異額; (3)將實際情況與期望值相比較,識別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差異; (4)如果其差額超過可接受的差異額,調查并獲取充分的解釋和恰當的證據; (5)評估分析程序的測試結果。 |
3 |
檢查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條件、方法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前后期是否一致;關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確認原則、方法。 |
4 |
獲取物業價格表,抽查售價是否符合價格政策,并注意銷售給關聯方或關系密切的重要客戶的產品價格是否合理,有無以低價或高價結算的方法相互之間轉移利潤的現象。 |
5 |
銷售的截止測試,確定業務會計記錄歸屬期是否確,防止跨期事項。同一業務引起的借貸雙方是否在同一會計期間入賬。 |
6 |
存在銷貨退回的,檢查手續是否符合規定,結合原始銷售憑證檢查其會計處理是否確。結合存貨項目審計關注其真實性。 |
7 |
銷售折扣與折讓: (2)取得被審計單位有關折扣與折讓的具體規定和其他文件資料,并抽查較大的折扣與折讓發生額的授權批準情況,與實際執行情況進行核對,檢查是否經授權批準,是否合法、真實; (3)銷售折讓與折扣是否及時足額提交對方,有無虛設中介、轉移收入、私設“小金庫”等情況; (4)檢查折扣與折讓的會計處理是否確。 |
8 |
調查集團內部銷售的情況,記錄其交易價格、數量和金額,并追查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是否已予以抵銷。 |
9 |
根據評估的舞弊風險等因素增加的審計程序。 |
(二) |
主營業務成本 |
1 |
獲取或編制主營業務成本明細表,復核加計是否確,并與總賬數和明細賬合計數核對是否相符,結合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與營業成本報表數核對是否相符。 |
2 |
實質性分析程序(必要時): (1)針對已識別需要運用分析程序的有關項目,審計人員基于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通過進行以下比較,并考慮有關數據間關系的影響,以建立有關數據的期望值: 1)比較當年度與以前年度不同產品的主營業務成本和毛利率,并查明異常情況的原因; 2)比較當年度與以前年度各月主營業務成本的波動趨勢,并查明異常情況的原因; 3)比較被審計單位與同行業的毛利率,并查明異常情況的原因; 4)比較當年度及以前年度主要產品的單位產品成本,并查明異常情況的原因。 (3)將實際的情況與期望值相比較,識別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差異; (4)如果其差額超過可接受的差異額,調查并獲取充分的解釋和恰當的審計證據。(例如:通過檢查相關的憑證); (5)評估分析程序的測試結果。 |
3 |
檢查主營業務成本的內容和計算方法是否符合會計準則規定,前后期是否一致。 |
4 |
復核主營業務成本明細表的確性,編制生產成本與主營業務成本倒軋表,并與相關科目交叉索引。 |
5 |
抽查主營業務成本結轉明細清單,比較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的品種、規格、數量和主營業務收入的口徑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配比原則。 |
6 |
針對主營業務成本中重大調整事項(如銷售退回)、非常規項目,檢查相關原始憑證,評價真實性和合理性,檢查其會計處理是否確。 |
7 |
在采用計劃成本、定額成本、標準成本或售價核算存貨的條件下,應檢查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的計算、分配和會計處理是否確。 |
8 |
結合期間費用的審計,判斷被審計單位是否通過將應計入生產成本的支出計入期間費用,或將應計入期間費用的支出計入生產成本等手段調節生產成本,從而調節主營業務成本。 |
(一)分析性程序
關注產品的毛利率、通過地產公司各年度毛利率、與同行業毛利率等數據對比分析發現異常、分析同期、同地段、同樓層、同朝向單價的合理性。
例如:
項目名稱 |
某公司2019年 |
某公司2018年 |
萬科a2018年 |
新城控股2018年 |
藍光發展2018年 |
營業收入 |
195.43 |
143.91 |
2,976.79 |
541 |
308.21 |
營業成本 |
152.25 |
98.62 |
1,861.04 |
343 |
222.68 |
毛利率 |
22.09% |
31.47% |
37.48% |
36.60% |
27.75% |
企業內部數據對比,審計時選擇了某xx地產公司2019年、2018年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數據計算了各期的毛利率。2019年毛利率較2018年大幅下降至22.09%。即通過執行分析性程序識別公司可能存在收入少記、成本多記,導致毛利率異常低下;或者因獲利較低的項目本期銷售結轉較多,拉低了企業整體毛利;
企業與同行業數據進行比較,2019年某xx地產公司遠低于萬科、新城控股、藍光發展等地產公司,從同行業數據分析,也表明公司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的完整性、準確性存在重大錯報舞弊等風險。
低估收入:對各項目樓盤平均售價與同地段、類似品質的樓盤進行比較,若某xx地產公司項目均價為5.5萬元,但同期、同地段、同樓層、同朝向、類似品質樓盤售價6.5萬元,價差高達1萬元,或者售價遠低于同地段二手房售價,需要關注其定價的合理性。
高估成本。需要具體分析項目建造成本較高的原因,是因公司項目開發進度慢,相關成本較高(如融資成本),或是公司項目結算成本不真實準確,其目的為了降低增值率,實現少納稅。
(二)關注存貸雙高情形
公司存在大量現金或者銀行存款,但企業不停外部融資借款,或者到期無法及時償還借款、債務情形。針對這一類情形需要充分關注貨幣資金真實性。由于地產公司經營普遍是高杠桿融資借款解決資金需求,龍頭地產公司一般都存在較大金額的貨幣資金,以便應對行業低谷時資金緊急需求,或者當遇到優質項目時,以便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資本運作,對其進行并購。但是一般非優質地產公司長期負擔大額長短期借款,同時貨幣資金金額巨大,審計人員需要充分懷疑其貨幣資金的真實性。審計時需要充分關注其經營活動資金凈流量是否為數,對貨幣資金的存款利息收入匡算的利率,是否與銀行同期活期資金存款利率相匹配,關注地產公司是否存在大額應付工程款,是否存在對供應商貨款擠占;是否存在未能及時支付員工薪酬、稅金;是否存在違約不能按期支付借款等情形。
(三)關注關聯方交易公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