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屬于什么科目(長期借款屬于什么科目)
長期借款屬于負債類科目,借方登記還本付息的數額;貸方登記借入的款項及預計的應付利息,要記得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尚未償還的長期借款本息數額。
一般說到長期借款就會想到相對應的短期借款,而這兩個科目又容易搞混。事實上我們只要認清兩點就可以了。
一在時間不的規定不同:一年內的為短期借款,一年以上的為長期借款。
二利息的計提不同:對于長期借款來說借是指財務費用--利息支出,短期的是短期借款一般不要計提利息的。
而長期借款是項目投資中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一個投資項目如果需要大量的資金,那光靠自有資金往往不夠,還需要向外舉債。長期借款一般來自本國的銀行和國際開發機構等等。其中`公司債`是公司基本的長期債務證券,是一張長期本票,以10年或更長的時間為期。有關還本付息和擔保方式等重要事項都在信托契約中予以規定。
以按照付息方式與本金的償還方式,可以將長期借款分為分期付息到期還本長期借款、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長期借款和分期償還本息長期借款方式。
長期借款利息的計算也很有意思,主要有單利和復利兩種方法。
單利就是只按本金計算利息,其所生成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復計算利息。計算公式為:借款本利和=本金+本金×利率×期數。復利是指不僅按本金計算利息,對尚未支付的利息也要計算應付利息,俗稱`利滾利`。在西方那邊的國家,長期借款利息一般按復利計算。在中國這邊,國內企業的長期借款利息一貫采用單利;外商投資企業、中外合營企業的長期借款利息則一般按復利計算。
舉個例子哈:xx企業為購建固定資產等于19××年初向銀行借入長期借款500000元,借款合同規定:年利率為10%,5年到期,每年計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按單利計算,五年的本利和為:
500000+500000×10%×5=750000(元)
按復利計算,五年的本利和為:
500000×(1+10%)5=805255(元)
實際工作中,企業每年末計算利息如下:
第一年應付利息:500000×10%=50000(元)
第二年應付利息:550000×10%=55000(元)
第三年應付利息:605000×10%=60500(元)
第四年應付利息:665500×10%=66550(元)
第五年應付利息:732050×10%=73205(元)
五年利息之和 305255(元)
第五年末本息合計為500000+305255=805255(元)
第五年末還本付息總額通過查年金終值表計算,結果也是一樣的,即500000×1.61051=805255(元)
上面了解長期借款是一個什么科目,現在跟小空來看看分錄要如何做
當企業借入長期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借款
注:其中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本科目----利息調整,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本科目(溢折價),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借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當企業還長期借款時
借:長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同時,應轉銷該項長期借款的溢折價和交易費用的金額,借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溢折價、交易費用)。
除了上面所說的,長期借款的償還除了可以新債調換舊債外,一般的定期償還可以使用償債基金和分批償還的兩種普遍辦法。決策者舉借長期借款時,要充分考慮投資項目的預期現金流轉狀況和未來利率的變化,以便獲得較低的籌資成本。
最后,小空找了一些通用利息點,大家可以記下,不過具體以實際為準!
一、短期貸款
六個月以內(含六個月) 5.85
六個月至一年(含一年) 6.31
二、中長期貸款
一至三年(含三年) 6.40
三至五年(含五年) 6.65
五年以上 6.80
三、貼現
貼現 以再貼現利率為下限加點確定
商業房貸5-30年利率7折 4.16%
商業房貸5-30年基準利率 5.94%
商業房貸1-5年(含5年)利率7折 4.03%
商業房貸1-5年(含5年)基準利率 5.76%
公積金貸款5年以上 3.87%
公積金貸款1-5年(含5年)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