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進銷差價屬于什么科目資產負債表(商品進銷差價屬于什么科目)
購銷雙方合同約定“發貨后三個月收款”的,專用發票的開具時間為“合同約定收款日期的當天”。賬務處理如下:
(1)發出商品時,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2)開出發票時,
借:應收賬款--××公司
貸: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商品銷售收入
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商品銷售成本
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3)收到貨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公司
2.銷售貨物發生折讓、購買方如何進行賬務處理問題
答:企業銷售貨物發生折讓時,在銷售方開具回折讓紅字發票時,購貨方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如商品尚未驗收入庫,則作紅字分錄
借:物資采購(紅字)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等(紅字)
2.如商品已驗收入庫,采用進價核算的,則作紅字分錄:
借:庫存商品(紅字)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等(紅字)
采用售價核算的,還應調整“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3.企業用自產貨物用作福利發放給職工的賬務處理問題
企業用自產的貨物用作福利發放給職工,根據現行增值稅法規規定,應視同銷售貨物處理,計算應交增值稅。賬務處理為:
借:應付福利費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類產品售價×數量×稅率)
庫存商品(成本價×數量)
該項業務實際上并沒有發生銷售,因此不需作收入分錄,不需開具銷售發票,也不需在損益表中反映。
4.未收取貨款零頭尾數的財務處理問題
在日常經濟業務當中,收取貨款的時候,一些貨款的零頭尾數部分未收取,如幾角錢、幾分錢等,對這部分未收取的零頭尾數,應該怎樣作賬務處理?是將其記入管理費用還是記入財務費用?
按會計的重要性原則,未收回的幾元錢、幾角錢、幾分錢的貨款零頭尾數,為次要的會計事項,可適當簡化處理,列入管理費用即可。
5.代墊運費的稅務及賬務處理問題
借:其它應收款--墊支運費--xx單位
貸:銀行存款等
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它應收款--墊支運費--xx單位
6.來料加工企業的賬務處理問題
投資企業對外進行來料加工裝配業務而收到的原材料、零件等,應單獨設置“受托加工來料”備查科目和有關的材料明細賬,核算其收發結存數額,不核算金額,不編制會計分錄。在對來料進行加工過程中,只對構成加工產品實體的其它材料的成本及人工費等進行金額上的核算和賬務處理。
會計分錄如下:
(一)收到來料時,不編制會計分錄,只對“受托加工來料”備查科目中對應的材料明細賬進行數額登記。
(二)領取“來料”及其它材料用于制造加工產品時,對“來料”領取的處理同上,對領取其它材料則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貨記“原材料”等科目。
(三)完工時,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等科目。
(四)出口銷售時,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7.購進貨物在途中發生損失的稅務及財務處理問題
某公司購進一批商品,總價(含稅)3萬元,已付款,(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途中被盜。請問:
1.進項稅發票可否去稅局抵扣?
2.商品無入庫存,會計分錄該如何寫?
3.商品的貨價(假設進項稅可抵扣)屬非常損失,可否直接在本年的稅前利潤沖減?
答:一、你公司購進貨物在途中被盜,屬非常損失,根據《中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非常損失的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規定,你公司購進貨物途中被盜,則貨物所含進項稅額不能申報抵扣。
有關賬務處理如下:
1.購進貨物付款時: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確認購進貨物被盜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二、現行稅法規定,納稅人當期發生的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的凈損失,納稅人提供清查盤存資料按規定權限報經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后,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8.未認證的當月發票的進項稅額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等科目
借:待認證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根據財會201622號財政部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當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預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額”、“待認證進項稅額”、“待轉銷項稅額”、“增值稅留抵稅額”、“簡易計稅”、“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代扣代交增值稅”等明細科目。
(五)“待認證進項稅額”明細科目,核算一般納稅人由于未經稅務機關認證而不得從當期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包括:一般納稅人已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按照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但尚未經稅務機關認證的進項稅額;一般納稅人已申請稽核但尚未取得稽核相符結果的海關繳款書進項稅額。
9.少收貨款可不可以自行調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