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型增值稅有哪些國家(生產型增值稅有哪些)
經濟模式
制造業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利用某種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場要求,通過制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它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是區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份額。
問題分析
# 制造業的財稅特征 #
在我國,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國民生產總值及國家財政做出了重要貢獻。制造業的財稅特征如下:①制造業經營過程有周期性,包含企業設立、采購、經營、再投資活動。制造業以產品生產經營為主,經營環節包括采購、生產和銷售。②制造業涉及行業廣泛,企業規模大、數量多,是現行各稅種的主要納稅人,稅金主要有企業所得稅和流轉稅。③制造業的成本費用在產值中所占比重較高,財稅核算有較強的規律性。④制造業會有兼并收購、資產重組等理財需要。⑤制造業的稅收優惠多,企業有較大的選擇余地。
# 制造業涉稅分析 #
制造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涉及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是我國現行稅種的主要納稅主體。按照制造業的經營內容看,制造業涉及稅種如下:①增值稅。納稅范圍包括銷售貨物、發生視同銷售行為、進口貨物、加工貨物、加工及修理修配勞務。一般納稅人稅率為13%,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為3%。②消費稅。生產、委托加工、進口應稅消費品,應當繳納消費稅。各應稅消費品有多種稅率。③城建稅。隨增值稅、消費稅繳納。稅率為7%或5%。④企業所得稅。企業經營所得與其他所得,均需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⑤其他稅種。包括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契稅、土地增值稅等。
籌劃方案
首先,在制造業企業創立或重組時,要注意三點:
①合理選址。
不同地址的選擇,關系的稅率不同。城鎮土地使用稅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農村地區等地的稅收區間都不一樣;房產稅不對農村地區征;城市維護建設稅在市區、縣城、建制鎮的稅率也不一樣。
②找準投資方向。
充分利用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的稅收優惠進行稅收籌劃。
③組織結構的調整。
分支結構是采用分公司形式還是子公司形式,企業的規模是否為小微企業,企業是否有獨立法人資格等,對稅收都有影響。
其次,是制造企業的采購階段籌劃,需要注意兩點:
①采購材料的籌劃。
材料在購進和領用間存在時間差,企業應當重視時間差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材料購進和領用的時間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
②結算方式的籌劃。
企業對采購結算方式的籌劃可以幫助企業推遲付款時間,相當于贏得了時間較長的一筆無息貸款。
然后,是制造企業銷售階段的籌劃,同樣需要注意兩點:
①運輸費用。
制造業企業的物資采購和產品銷售活動非常頻繁,往往伴隨著大量的運費支出。因此,對于運費支出的籌劃,也關系到企業的利潤。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后可以選擇自備運輸工具,將車輛作為固定資產混合銷售行為納稅,或者成立獨立核算的運輸公司。如果企業沒有運輸工具,可以通過代墊運費和外購運費兩種方式進行籌劃。代墊運費不收增值稅,代購運費可獲取發票抵扣進項稅額。
②設立銷售機構增加費用扣除。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的廣告及業務宣傳費和業務招待費不斷加大,超過規定比例是很常見的現象。制造企業可以分離銷售部門,單獨成立一個獨立法人的銷售公司。制造業企業將生產的產品以一定金額賣給分離出來的銷售公司,銷售公司再通過提高價格將公司的產品銷售到市場中。這樣做,使得分散在兩個公司的廣告及業務宣傳費及業務招待費總體上增加了扣除限額,從而達到增加企業效益的目的。
最后,是內部核算階段的籌劃,需要注意五點:
①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的選擇。
②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
③充分列支扣除限額。
④切分生產流程。
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制造業企業,如果采用的是自產農產品再加工的生產方式,企業可以透過拆分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流程降低成本。要注意的是,企業在拆分后,因為農場和工廠存在關聯關系,企業應嚴格按獨立企業間的常交易銷售農產品,而不能為了增加進項抵扣而任意抬高售價,這樣有可能會使得稅務機關依法調整原料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