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期間費用率是什么(銷售期間費用率怎么分析)
銷售費用率主要看兩點,數值和變動趨勢。
一般來說,銷售費用率小于 15%的公司,其產品比較容易銷售,銷售風險相對較小。銷售費用率大于 30%的公司,其產品銷售難度大,銷售風險也大。
比如,吉凱基因將ipo上會,報告期內銷售費用率奇高,分別為34.51%、31.54%、29.02%及35.28%,這意味著,吉凱基因當期每取得10元營業收入的同時,要花費3元左右的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率越低, 折射品牌力越強大。
2011—2020年,伊利股份的10年平均銷售費用率為21.29%,但是貴州茅臺的平均銷售費用率只有4.29%。換句話說,伊利股份每賣100塊錢的貨,就得至少拿出21塊錢用作銷售支出,但是貴州茅臺只要拿出來4塊錢就可以了??梢婁N售費用率越低說明企業產品銷售花費的成本越小、銷售難度也越低。反之,銷售費用率越高說明企業產品銷售花費的成本越大、銷售難度也越高。
銷售費用率甚至會出現大于100%的極端狀況,比如百濟神州的銷售費用率有點嚇人,超過100%了,賣100塊錢產品花120塊錢銷售費用,很多互聯網企業初期圈地是這么玩的,制藥企業也這么玩就很激進了。
在這里,我建議將銷售費用率改稱為“銷售難度率”,這樣更便于理解。
毛利率與銷售費用率的關系一般應呈現負相關關系。
如果一個公司毛利率較高,說明公司產品的競爭力相比同行業其他公司要強,公司在產品銷售方面應具有一定的談判優勢??梢酝茢啵句N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不會很高。如果公司毛利率遠高于同行業,同時其銷售費用率也遠高于同行業,這就不合情理了,那么該公司要么在銷售中搞了賄賂,比如醫藥企業的銷售費用和毛利率雙高的現象;要么可能做了假賬。同樣,如果公司毛利率遠低于同行業,同時其銷售費用率也遠低于同行業,也一樣不合情理。
好企業一般是銷售費用率逐步走低,疊加毛利率提升,凈利率逐年改善。差企業一般是銷售費用率逐步走高,疊加毛利率下降,凈利率逐年惡化。
附一:由銷售費用率延伸至期間費用率。
期間費用一般稱為“三費”,是指企業是指企業本期發生的、不能直接或間接歸入營業成本,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各項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組成期間費用的幾個項目就可以在報表上找到出處了。
期間費用率,則是指期間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率,這是一個分析企業管理能力的重要的管控指標之一。其計算公式為:
期間費用率=期間費用÷營業收入×100%
不過,我們在計算企業期間費用率時,不能簡單地認為期間費用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收入,而是要單獨考慮財務費用的負情形。如果財務費用是數(利息收支相抵后,是凈支出),就把它和銷售、管理費用加總一起除以營業收入計算費用率;如果財務費用是負數(利息收入相抵后,是凈收入),就只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除以營業收入計算費用率。
一般來講,如果一家企業的三項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的財務費用之和)能夠控制在毛利潤的30%以內,說明產品競爭力很強,屬于優秀的企業;在30%~70%區域,仍然是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企業;如果費用超過毛利潤的70%,通常而言,產品處于紅海之中,競爭力弱,屬于經營比較困難的企業。
附二:期間費用、毛利率延伸至核心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