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報表的特點是什么(內部報表的特色是什么)
管理會計就是我們今天講內部經營報表的思維,其實這是兩個不同設定概念的方向。
前面文章舉的例子,大家看懂沒?就是說我先收了客戶一筆現金,但是因為我開了發票,財報要記為收入,理論上他要建成營業額收入,但是我并沒有交付勞動給他,因此我的內報能夠把它當做營業額嗎?理論上是不行的。
有人問什么叫營業收入,比如理發店,理發店今天他的收入是這樣子的,有十個客戶,刷卡充值,贈送給他優惠,一共充了兩萬塊錢,這不是我的營業額,我的營業額是什么?是今天有五十個人來理發。
理發我的價格是兩百,那個理發是六百,那個人做了這個發型是一千,我把這些東西加起來,這才是我的營業額,就我客戶的消耗叫耗卡對吧?耗卡這樣加起來才是我真的營業額,有很多行業很特別,剛才我講美容院都非常例外的,很多美容院就是把現金收入到營業額,也有些美容院做了一個折中,他把當天耗卡的收入算一半,把當天的現金收入算一半組合起來,叫營業額這個思維是錯的。
那么有人說老師很多人之所以這么干,就是因為給員工做激勵,為什么我們要讓客戶來刷卡充值,因為我想得到現金,現金為王,因此我得給銷售人員激勵,其實你完全是兩個概念。我講ppv的設計當中就講到,把它產值化。
比如我收了客戶三千塊錢的充卡,這卡充進來,我首先假設我為了這筆收入,我要給員工一個獎勵,我們會把它叫銷售費用,一個獎金百分之十,三百元給到你,但這個可不可以直接記錄進去?你可以考慮記錄進去,就是我這個月花了這個錢,但是你是滾動的。
還有一個就是客戶來消費,那么消費完之后我們有個產值量化,比如說理發師搞個頭發,營業額是兩百,給了理發師多少錢,五十可不可以呢?可以的,因此兩百是這個理發師帶來的營業額,他獲得的理發產值是五十塊錢,記錄當月好了,常情況下來講,也不要給太高的營業額,太高的激勵。
當然我剛剛說,有人錢給到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所以他必須把現金數也記得當月,否則他沒辦法去評這個賬,百分之二十的現金數來做提成發給你,這個肯定不行。
我們再講整個在內報表的構建體系當中,就要圍繞一個嚴謹的邏輯來進行推動,也有很多企業在這個上面本身就犯了錯,在數據厘清和數據激勵方面犯錯。
比如駕校,駕校這個問題也很突出,很多駕校是這樣子來的,你去報名學駕照,交了五千塊錢,但是你一直沒人管,你交了五千塊錢交到那里去,但是你沒時間,太忙去不了,沒人來找你,為什么沒人來找你呢?我們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因為很簡單你交了錢之后,那個銷售的員工,他就拿走了提成。
比如五千塊錢提成是百分之十,五百塊錢就給他了,公司就記營業額開支費用了,包括提成也花掉了。
到了月底算完利潤,老板就覺得賺了錢或者有股東分錢分掉。這時候誰管你啊?老板記營業額,記利潤,把錢分掉,服務你的那個員工,他拿到了提成,你來不來是你的事,反我提成拿了,你愛來不來。
所以也有很多行業也會造成后續的沖突,因此有蠻多行業有一個概念是什么?假設你想退款,他退不退給你?他打死不退給你。
我們一個同行前年上了很大的負面新聞,客戶給他交了錢,比如交了十萬塊錢的學費,后來覺得自己不需要了,就想退錢,去找這個咨詢公司,這家公司不肯退給他,就是找各種理由不退,反我不接電話,又找理由,最后連那個銷售員都找不到。
這個消費者就很生氣,找記者媒體去他公司采訪,后來我們同行都知道,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同行都會關注多一點,最后很大的負面,因為網絡傳播速度很快,為什么這家培訓機構他不愿意退費?很簡單,因為他收了客戶十萬塊錢之后,他就把錢分給員工還有代理商。
代理商分掉了百分之五十,代理商拿到錢了,內部的又拿到錢,看到沒有就把錢都分得七七八八,最后哪里有錢給你?
可是客戶并沒有消費,我們自己是做整個激勵體系的,在宏成咨詢,絕對不能允許這種情況存在,客戶哪怕你交了一百萬預付款給到我們這里,你沒有消耗你沒有一分錢,沒有來上課,這一百萬不會拿去分掉,也不會記錄營業額,更不會作為今年的利潤,因為我們有一套確的記賬體制。
所以有些客戶有問題的,你說找我退費,我們退給你的對吧?我們退給你,因為我不存在這個問題。
但是很多的行業,預收了客戶的預付款,就有可能會帶來這個問題,你不愿意退的原因,不光是說你損失了現金,還有就是你把錢分走了。
我認為很多我們的中小企業老板,我覺得應該在思維上和計算上要做出優化和調整。
剛才我們講兩套賬,其實不是那個概念的,我們從來不去告訴學員,我們要偷奸耍滑,如果你科學合法的操作,這個我覺得做一些稅務籌劃,這個誰都不反對,但是我們講內報表不是內賬,內報表的目的不是以偷奸耍滑為導向。
他是真實反映我們企業到底經營狀況怎么樣,我對內報表有個定義,叫內報表是企業經企業經營者所能看到的最真實的經營結果,它是遵循經營規律,能夠及時準確地向企業老板高管提供企業經營狀況的數據系統,說得有點復雜,但是很簡單,就是符合你企業經營狀況最真實的一個數據體系,就這么簡單。
因為你看了這個東西,老板看得懂很簡單,一看就明白,然后一看就能看到問題,一看就知道哪里多了,哪里少了一看就知道。
然后數據又能做考核,做激勵,做利潤分配都是非常科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