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制定的方法(制定預算的步驟)
零基預算法不受歷史數據的影響,從零開始,重新去分析每一項業務活動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后進行成本效益的分析,進而分配資源。一般都是初創的企業適用的方法。
1.案例1:
濤哥公司是一家食品公司,2020年11月成立,主營業務就是生產食品及銷售,目前公司采用零基預算法,對2021年財務預算進項編制,步驟如下:
①首先,把公司各個部門劃分為基本的預算單元,比如:研發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采購部門,財務部,人力部門等等,根據不同的部門來界定預算的內容是什么!
②根據公司的實際業務狀況,進行分析和制定預算的計劃、編制方案。
③和公司各個部門之間進行溝通,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問題,對成本和效益進行分析,對濤哥公司而言,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費用預算,應該重視起來。
④接下來對資金進行合理審核,分配,保證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⑤制定最終的預算方案,進行實施,實施過程中有重大的偏差和問題應該及時反饋,查出原因。
2.優缺點對比
二、增量預算法
1.增量法要結合歷史的數據,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影響成本因素的未來變動情況,通過調整有關原有費用項目而編制預算的一種方法。
2.使用該方法前提是:
①現有的業務活動是企業必需的;
②原有的各項開支都是合理的;
③增加費用預算是值得的。
3.案例分析實施步驟:
案例2:
以濤哥食品公司為例,假設成立6年時間,以往經營過程中未出現重大經營失敗事件,并且在成本效益管理上,符合企業日常發展水平,公司在制定2021年財務預算時,準備采用增量預算法編制預算。
①先確定以往業務活動的必要性,針對業務特征,確定產品生產開發成本費用開支的必要性(研發費、材料費、人工費用的開支等),并一一盤點公司現行業務,確定開展實施的必要性。
②考慮合理必要的業務行為后,針對每一個業務,分析其往期費用開支的合理性。
③確定各個項目的費用增量開支,2021年度預計增加的業務量情況,合理的增加開支。
④將具體指標分配給不同的職能部門,不同部門根據自身情況,上報回復。
⑤匯總預算情況,調節預算指標,形成具體的預算執行方案。
⑥檢查及反饋預算執行情況。
4.增量預算法缺點
三、固定預算法
1.只是根據預算期內常的、可實現的某一固定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水平作為唯一基礎來編制預算的一種方法,過于機械呆板和可比性差。
2.舉例說明
①a公司是制造企業,年度生產計劃表如下:
②材料預算
一般都是以生產計劃和單位產品消耗定額和材料計劃單價進行計算的。
假如a產品定額消耗a材料是200,材料的單價是10,那么,a材料的預算等于1000*200*10=2000000元;
假如b產品定額消耗a材料是120,材料的單價是11,那么,b材料的預算等于4000*120*11=5280000元。
③人工預算
人工每小時15元,要根據計劃產量的工時來預測人工費用。
a產品預算的人工費用等于60000*15=900000元;
b產品預算的人工費用等于320000*15=4800000元。
對于制造費用的預算,首先要先編制輔助生產車間費用預算,該預算多按成本項目編制,多個項目指標的確定可依據不同的情況處理。
固定預算適用于編制相對穩定的預算,一般在計劃和實際不會有較大出入的情況下,可采用固定預算。固定預算的計算比較直接也比較簡單。
上一篇:投資凈現值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