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怎么推導(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
預測企業的經營業績
產品銷售是企業的利潤之源,而企業產品的銷售數量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而產生波動,從而影響著企業的利潤水平。那么,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及時、準確地預測市場行情的變化對企業利潤的影響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或控制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經營杠桿系數是這樣一個描述市場供求波動對企業經營利潤影響程度,反映企業抵抗市場風險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根據經營杠桿系數的公式,可以推導出目標期息稅前利潤的計算公式如下。
目標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1+經營杠桿系數×預計銷售額變動率)
假設乙公司基期息稅前利潤為100萬元,經營杠桿系數為2。當預計銷售額變動率為20%時,目標期息稅前利潤將以銷售額變動率2倍的幅度增加,達到140萬元;反之,當預計銷售額變動率為-20%時,目標期息稅前利潤將以銷售額變動率2倍的幅度減少,降為60萬元。
評估企業的經營風險
經營杠桿系數既可以用來衡量經營杠桿的大小,也可以用來反映、評價企業經營風險的強弱,經營杠桿的大小與經營風險的強弱存在著對應關系,可以用經營杠桿來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的根源在于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比如戰略選擇、產品定價、銷售策略等,這些不確定因素會導致銷量的變化,進而造成生產經營成果的變動。
經營杠桿發揮作用的支點——固定成本,是不隨銷量的變化而變化的,不在“不確定因素”之列,因此經營杠桿不是經營風險的根源。
但是,當銷量發生變動時,固定成本就會參與影響生產經營成果的過程,它的作用是使生產經營成果發生更大程度的變動,使企業的經營風險變大。經營杠桿可以加劇企業的經營風險。
所以說,經營杠桿反映經營風險的大小,能夠加劇經營風險。因此,企業可以通過控制經營杠桿的大小來控制經營風險。
那么企業怎樣通過控制經營杠桿來控制經營風險呢?
第一,調節固定成本的比重。如果企業的經營處于衰退期,此時較高的經營杠桿會導致企業的盈利波動巨大,經營風險相應地也會很大,為了降低經營風險,企業可以通過減少固定成本的比重來削弱經營杠桿的作用,增強企業盈利的穩定性,進而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第二,提高銷售額。在企業生產能力許可,而且不至于過度使用企業資源的情況下,努力提高銷售收入,提高市場占有率,并通過合理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的經營杠桿,增強企業的自身實力,減少外部因素對企業盈利穩定性的影響,可以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第三,建立風險防范體系。企業的風險防范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企業的經營風險可能來自很多方面,企業需要在生產、銷售、財務等各方面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當然,也可以把經營杠桿系數作為風險預警的一個重要指標。
評價企業的投資方案
當企業存在閑置資金的時候,會將多余的資金用來投資,而企業投資可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由于長期投資的影響時間長,投入金額大,不確定性因素多,風險大,所以,長期投資成功與否關系到企業的興衰。
投資一旦形成,往往會給企業的后續經營帶來巨額的固定成本,經營杠桿效應也就隨之產生。由投資轉化而來的固定成本越大,在經營杠桿的作用下,息稅前利潤隨銷售額的變動幅度越大,表明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