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收益率是怎么算出來的(基金收益率怎么算出來的)
它們都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計算的呢?
01持倉收益率
持倉收益率也被稱為累計收益率,是我們真金白銀的收益率。它的計算公式如下:
持倉收益率=記錄期間從股市賺取的利潤/(記錄末期的賬戶市值-利潤)
比如張三的賬戶自從投資以來獲利了20萬,當前市值是30萬,投資期限是5年。那么,張三的持倉收益率=20/(30-20)=200%,五年兩倍。
如果用這個持倉收益率除以投資時長,就可以得出張三的年化平均收益率=200/5=40%。
可這只是年化平均收益率。如果想知道每一年的年化收益率,那就得用其它方法。
方法之一是在年初時自己記錄賬戶的市值,然后用最新市值/年初市值,再進行時間期限的轉換,進而得出年化收益率,即:
年化收益率=最新市值/年初市值;
什么是“時間期限”的轉換呢?比如今年剛過去3個月,我們只能獲得3個月的最新市值,所以就需要把3個月轉換成0.25年。
02七日年化收益率
我們經常見到的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指的是年化收益率,但我們也時常會接觸“七日年化收益率”這個指標。
比如余額寶2.101%的收益率和微信零錢通的2.009%,指的就是七日年化收益率。
它是年化收益率的一種,是用最近七天的平均收益除以本金,再乘以365天得出的。
比如在余額寶放了10000元,最近七天產生的收益是3.5元,平均收益就是0.5元。那么,
它的七日年化收益率=0.5/10000*365=1.825%。
該指標通常用于計算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
03持倉收益率的缺陷
持倉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只能夠看出我們賬戶到底是賺是虧、賺了或虧了多少,并不能夠比較我們的投資能力。
比如投資五年總共投入的本金是30萬,前4年賺了20萬,第5年虧了5萬。那么,賬戶總共盈利了15萬。那么,
持倉收益率=15/30=50%;
年化平均收益率=50/5=10%。
如此計算,第5年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也會是10%,可第五年明明是虧損的。
那么,用“年化收益率”呢?它同樣也不能真實反映出投資能力。
很少有人投資是一把梭,大多都會采取分批建倉或分批賣出的策略,這就涉及到了賬戶“出入金”。
這會導致每筆資金的進出時間不一樣,繼而讓年化收益率失真。
比如張三去年賬戶年初市值是30萬,年尾市值是24萬,也就是虧了6萬元,年化收益率=24/30-1=-20%。
可到了年尾,張三入金了20萬,此時投入的總資金就是50萬,年尾市值是44萬,年化收益率=44/50-1=-12%。
沒入金時是-20%,入金后是-12%,這顯然并不合理。
所以,想要衡量投資能力的強弱,就得用“基金凈值法”計算。
?04基金凈值法
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賬戶等同于一只基金,只不過是出資人和基金經理合二為一,都是自己。
專業的基金凈值法可以問度娘,這里提供一個簡單粗暴且有效的手機計算器就能用的版本。
因為“出入金”主要影響的是投資本金,所以我們只需要按照入金時的賬戶收益率,將出入金折算成期初本金,就可得出“調整后的本金”。
所需要完成的動作只有一個“調整出入金”。
調整后的期初市值=期初市值±出入金/(1+出入金時的賬戶收益率);
入金時“+”,出金時“減”。其后的收益率計算如下:
投資收益率=賬戶當前市值/調整后期初市值-1。
比如期初市值是30萬,某日市值是24萬,即虧了6萬,此時的賬戶收益率是-20%。此時入金20萬,那么:
調整后的期初市值=30+20/(1-0.2)=55萬。
投資收益率=(24+20)/5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