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用化研發支出會計分錄(研發支出會計分錄)
一、研究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
研究階段,是指為獲取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并理解它們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主要是指為獲取相關知識而進行的活動。考慮到研究階段的探索性及其成果的不確定性,企業無法證明其能夠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無形資產的存在,因此,對于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有關支出,應當在發生時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二、開發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
開發階段,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于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包括生產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設計、建造和測試、小試、中試和試生產設施等。考慮到進入開發階段的研發項目往往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如果企業能夠證明開發支出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及相關確認條件,則可將其確認為無形資產。具體來講,對于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了下列條件的才能資本化,確認為無形資產,否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5.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三、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
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四、研發支出具體會計處理
1.企業發生研發支出時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
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2.期末將費用化支出轉入損益科目
借:管理費用——研發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3.確認無形資產的完工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4.對于已形成無形資產的研究開發費用,從其達到預定用途的當月起,按直線法攤銷(稅法規定的攤銷年限不低于10年)
借:管理費用、制造費用等
貸:累計攤銷
五、研發費用的所得稅稅前扣除
按照現行政策:一是除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以外的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二是除煙草制造業以外的制造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制造業企業是以制造業業務為主營業務,享受優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占收入總額的比例達到50%以上的企業。制造業的范圍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確定,如國家有關部門更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從其規定。收入總額是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六、研發加計扣除的時間確定
過去,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于企業所得稅匯算時候加計扣除,由此每年都會涉及退稅,資金也占用了一堆。本來國家給研發加計扣除就是為了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減少稅金資金支出,但是這樣一搞,企業還是要墊付稅金。現行政策,即財政部 稅務總局 2021第13號文規定,企業預繳申報當年第3季度(按季預繳)或9月份(按月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可以自行選擇就當年上半年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隨后,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28號規定,企業10月份預繳申報第3季度(按季預繳)或9月份(按月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可以自主選擇就前三季度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即又增加了一個季度的加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