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業合伙人制度(企業合伙人制度詳解)
合伙人制度在國外盛行,有一大批成功的案例,國內自互聯網產業興起之后,企業合伙也成為了一種“時尚”,并逐漸延伸到各個領域,成為今天炙手可熱的創業形式。這其中,有阿里巴巴、為、小米、萬科等等。
為什么合伙人制為什么備受推崇?因為真的合伙人制是激發團隊活力的燃料。
首先是因為除了經濟利益提供的物質激勵外,成為合伙人還有很強的精神激勵,即權力與地位激勵,而這種精神和物質激勵,也大大提高了組織效能。
其次,這種“大家都是憑本事吃飯”的企業價值觀導向,無疑是為企業的制度、文化做了強有力的補充,更是綁定優秀人才的有效手段。
最后,也是我們在文章中濃墨重彩的部分,即合伙人制改善企業基因“缺陷”的重要作用,這也是企業在當今時代要持續創新以謀求發展的必經之路。
任非如何馴服為這頭狼
任非只有1%的股份,他是如何控制整個公司的呢?
我們一直聽說為神秘的員工持股制度,但很難深入了解其全貌,它是什么樣的一套機制呢?如何讓為人奮不顧身地奮斗?
為的股權激勵制就是合伙人制的模式之一,即全民合伙人模式,也可以稱為虛擬股合伙模式。虛擬股并不是真的公司股份,為的虛擬股本質上是一種分享制。
首先為將公司或者事業部資產換算成多少股,然后授予員工一定數量的虛擬股,成就特別大的有些人才分到的股份是最多的。持有虛擬股的員工有分紅權和資產增值收益權,但不涉及產權,沒有實際的管控權,但這種激勵制度使得為上下一心,畢竟“都是為自己打工,有什么好計較的呢?”
但是,硬幣都有兩面性,合伙人制度,有優點,也有著潛在的風險。商業中,因為利益而鬧掰的例子數不勝數,如何去避免這個風險呢?
婚前協議:合伙人股權機制的設置
- 設框,限制在價值范圍之內。如,在雙方確定“婚姻關系”之前,不要產生“借錢”等行為,避免分手后有“后遺癥”。
- 一定要留有“戀愛空間”的磨合時期,不要提前行權。要深度了解對方是否適宜“結婚”的理想對象;如估值達5000w之前,不能套現。
- 行權期要有現金投入,不能男方空手將女方娶過門。給了豐厚的彩禮,對方(合伙人)也應該有所付出,如嫁妝。
- 價值評估,即確定誰主誰輔,婚后誰主要負責賺錢養家,作份額較大的貢獻。
- 退出機制要清晰,即離婚的底線是什么。這一點在合伙人模式中是最重要,最需要思考清楚并且雙方明確達成共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