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舞弊的手法及相應審計策略有哪些(審計策略有哪些)
很多管理成熟的企業都有健全的制度和流程。大額采購是企業運營中的重要環節,如果管理不當,很容易產生企業利益受損的風險,也容易滋生舞弊風險。很多企業規定,大額采購超過一定金額就要進行招標,還制定了招投標管理辦法。但是,采購部門或招標小組在招標時,常出現諸多問題,現在將問題及審計策略列示如下:
1.串標、陪標、圍標,招投標流程流于形式
表現形式:串標不僅是投標單位之間通過互相串通來獲得中標,還可能會招標單位與投標單位互相串通以達到特定投標單位中標的目的。陪標往往是招標單位已經選定意向單位,再由意向單位聯系一些關系單位參與投標已達到招投標管理辦法的投標單位數量。圍標一種理解是幾個投保單位輪流成為某一采購事項的中標單位,或者中標單位與其他參與投標的單位共享中標利益。
審計策略:1.通過互聯網平臺查詢各投標單位是否存在關聯關系,如同一個股東、辦公地點相同等。2.查閱投標書,看是否存在投標書的價格、規格等要素是否存在異常,投標書是否存在格式、內容等雷同的情況。3.查看中標記錄,是否存在同一采購事項由不同的投標單位中標的情況。4.將中標價格與市場上的同類物品或服務的價格進行比對,是否存在價格虛高的情況。
2.拆分采購批次,化整為零,躲避招標流程
表現形式:采購單位一年內或一定周期采購同樣物品或服務,在考慮成本效益原則下,本可以一次性采購,為了躲避招標流程,就采取多次、重復采購,使每次采購總額低于招投標的標準。采購單位躲避招標流程的目的主要是:實現與利益關系方的交易或利益輸送、減少招投標流程的管理成本。如果采購單位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的情況下,還會拆分采購合同。
審計策略:1.查閱采購單位的資金支付記錄,是否存在向同一供應商多次支付款項的行為。2.查閱采購單位的出入庫臺賬,是否存在同一種型號的物品多次出入庫的情況。3.查閱采購單位簽訂的采購合同,是否存在與同一供應商多次簽訂采購合同的情況。4.將采購價格與市場上的同類物品或服務的價格進行比對,是否存在價格虛高的情況。
3.借口特定供應商,規避招標流程
表現形式:采購單位借口市場上提供所需物品或服務只有特定的一家或兩家供應商,即使采購達到了招投標的標準,也無法進行三家及以上供應商的投標。例如,在當地電視臺做廣告,在特定交通工具上發布廣告等。
審計策略:1.檢查采購單位所采購的物品或服務是否只能有唯一或少數特定供應商來供應。2.通過第三方網站或工商機關的網站查詢供應商的資質。3.通過市場調查或直接與供應商聯系詢問某類商品或服務在與采購單位相同條件的價格。4.檢查供應商是否全部提供采購合同上所簽訂的物品或服務。
4.先采購,后偽造虛假招標手續
表現形式:采購單位因某種情況,如以突發情況為理由,或選定的供應商無資質等,先行采購物品或服務,然后利用關系或供應商提供的材料偽造虛假招標手續。這種情況下,往往是采購單位的領導向特定供應商輸送利益而通過偽造招標手續掩蓋事實。
審計策略:1.檢查投標書是否存在內容、日期、印章等存在異常的情況,如投標書的印章與投標單位名稱存在差異等。2.同時分頭與招標小組人員進行訪談,是否存在訪談結果不一致的情況。3.檢查招標當天的考勤記錄或工作軌跡,以及訪談招標小組人員的同事,是否存在招標小組成員未實際參與招標的情況。4.檢查庫存或領用的采購物品,訪談使用人,品牌、規格等是否和中標書所寫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