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年,深化稅收征管制度改革(深化稅收征管改革這一年)
日前,大連精做財務管理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在國家稅務總局大連市中山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與虛擬稅務人
“稅可思”互動,體驗“智能問辦”的便利。
重要的時間節點,標注奮進的坐標。
2020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委第十七次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優化稅務執法方式、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等工作。2021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稅收現代化事業自此開啟了新的征程。
一年來,全國稅務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貫徹落實《意見》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齊心協力謀改革,嚴謹細致抓改革,想方設法促改革,如期完成開局之年的改革任務,推動稅收征管改革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凸顯。
征管改革
在科學謀劃中有序高效推進
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一場繼往開來的深刻變革,一條永不停歇的進取之路。
《意見》提出了6個方面24項重點改革事項,明確了路線圖、時間表,要求推動稅收征管的技術變革、業務變革和組織變革。
“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十四五’時期稅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稅務部門開啟‘十四五’時期稅收現代化新征程的動員令?!薄兑庖姟酚“l之初,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這樣表示。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
《意見》印發后,稅務總局第一時間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稅收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意見》精神,對貫徹落實工作作出部署。
面對千頭萬緒的改革任務,王軍局長擔任《意見》落實領導小組組長,先后組織召開23次黨委會議、6次局長辦公會、4次座談會,聚焦改革任務,突出問題導向,明確“工作方案+任務分工+試點引領”的《意見》落實總體框架,確保在思想和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一組數字可以看出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決心與成效:2021年,稅務總局制定6個階段24項實施安排,將《意見》細化為100項改革措施、247個實施步驟、770多個工作節點,部署14個省級稅務局開展綜合和專項試點。
在改革推動下,31個?。ㄗ灾螀^、直轄市)黨委政府全部出臺實施方案,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6個稅務總局駐地方特派辦全部制發工作方案,細化制定7575項措施任務……繪就了“十四五”時期稅收征管改革“合成”藍圖。
一年來,稅務總局圍繞智慧稅務和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共治“四精”統籌謀劃、集成貫通、一體推進,先后出臺90多項高含金量舉措,帶領指導部分地區在重點改革領域取得較好成效,推動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穩步行進,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在廣東,數字化電子發票國產信創省級平臺上線;在河北,辦稅服務廳標準化建設、智慧化轉型順利推進,并推出“遠程幫辦、問辦結合”服務……一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單,讓2021年《意見》落實開局之年,邁出準、穩、新的關鍵一步,成為成色十足的“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落實元年”。
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1年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企業對稅費繳納便利度獲得感最強、認可度最高。第三方開展的全國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綜合得分較2020年同口徑提升2.1分。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黨委書記樊勇表示,《意見》為推進“十四五”期間的征管改革,勾畫出一幅清晰的建設新藍圖。這張藍圖的成功實施,將標志著我國稅收征管現代化基本實現,我國稅收治理能力將邁入國際領先水平。
智慧稅務
在應時應勢中實現重要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增強數字政府效能。
《意見》描繪了數字化背景下中國智慧稅務建設藍圖。
稅務總局加強頂層設計,明確提出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要堅持科技創新和深化大數據應用,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建成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應用效能的智慧稅務。自《意見》印發以來,稅務部門緊跟數字化轉型時代潮流,堅持理論與實踐融合共進,通過稅收實踐形成理論成果,又以理論研究指導實踐創新,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
改革應時應勢,智慧稅務建設實現標志性突破。
這一年,對標一流謀劃形成金稅四期頂層設計。借鑒4個國際組織、26個國家(地區)的320多條先進做法,完成金稅四期建設的頂層設計,形成推動我國稅收征管方式從“收稅”到“報稅”再到“算稅”、征管流程從“上機”到“上網”再到“上云”、征管效能從“經驗管稅”到“以票管稅”再到“以數治稅”的智慧稅務藍圖。
一步步改革,印刻時代特征?!拔覀冞^去是稅務干部帶著稅票下戶‘收稅’,到后來納稅人送申報表到稅務所、辦稅廳或網上‘報稅’,再到2018年個人所得稅改革中,稅務總局打造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its),在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中探索實現數據智能歸集、稅款自動計算、推送確認申報的自動‘算稅’,這就是稅收征管現代化發展的歷程。”國家稅務總局總經濟師饒立新介紹。
這一年,建成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去年12月1日在試點地區成功推出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24小時在線免費為納稅人提供發票開具、交付、查驗等服務,實現發票全領域、全環節、全要素電子化,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推動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乃至撬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利條件。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稅收政策與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深化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為各國提供了有益借鑒。一年來,稅務部門細化了金稅四期建設的戰略目標,制定了有力有效的保障措施,為推動稅收征管方式、征管流程和征管效能的優化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稅務執法
在寬嚴相濟中彰顯力度溫度
法者,治之端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司法、全民守法,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這一深刻論斷,為依法治稅提供了根本遵循。
《意見》指出,健全稅費法律法規制度。2021年6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截至目前,我國18個稅種,已有12個稅種完成立法,稅收法定又邁出堅實一步。
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稅收執法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群眾。執法關乎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稅收法治的信心。
一年來,稅務部門準確把握稅務執法的時度效,推動從經驗式執法向科學精確執法轉變,努力讓納稅人在每一個執法行為中都能看到風清氣、從每一項執法決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義,實現力度和溫度同步彰顯。
——執法更加規范了。這一年,稅務部門依法查處并公開曝光鄭爽、黃薇、鄧倫等一系列重大偷逃稅案件,讓持續開展典型案例曝光成為常態,對各類稅收違法行為保持“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對不法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懾,體現出稅務部門維護國家稅收安全和社會公平義的決心。
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接連曝光的一系列涉稅違法案件,彰顯稅務部門對各類涉稅違法犯罪行為緊盯不放、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和維護國家稅法權威的堅定決心。同時也表明國家對文娛領域和網絡直播行業各類稅收違法行為的查處和曝光不是“一陣風”,稅收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在逐步建立。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王婷婷說:“系列典型案件的曝光,釋放了嚴監管、嚴執法的信號,稅務部門加強稅收執法的力度只會越來越大,每個納稅人都應自覺依法納稅,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p>
——執法更有溫度了。這一年,稅務部門在處理涉稅案件時,堅持依法依規、寬嚴相濟、過罰相當的原則,既保持力度不減,又彰顯出執法溫度,有力營造了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
同時,稅務部門不斷探索創新稅務執法“五步工作法”,將提示提醒、督促整改和約談警示作為立案稽查的前提,充分體現了稅務執法的“溫度”和“柔性”;對警示后仍拒不配合整改的依法進行立案稽查和公開曝光,又充分體現了嚴格執法的“力度”和“剛性”。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楊小強認為,這真做到了寬嚴相濟、法理相融。
——執法更加精準了。這一年,稅務部門持續推進區域執法協同,新出臺支持和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協調發展30余條措施,更好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四川、重慶試點簡化跨省遷移辦理程序,實現川渝跨省遷移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綜辦”。北京、天津、河北聯合發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范7類53項違法行為,實現京津冀稅務行政處罰“一把尺”。
“近年來稅收法治建設不斷深入,作為北京的涉農企業,我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北京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會長、北京龐各莊樂平農產品產銷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樂平表示,比如京津冀三地稅務部門2021年聯合推出統一裁量基準的利好,有利于北京市的農產品走出去,降低涉稅成本。
稅費服務
在傾心傾力中持續優化升級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
稅務部門服務著幾千萬企業納稅人、數億自然人納稅人和十億多繳費人,是與人民群眾打交道最多、頻度最高、聯系最緊密的公共服務窗口單位之一。在全面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新征程中,“納稅人繳費人”始終是最核心的關鍵詞。
稅收征管改革,就是要讓納稅人繳費人擁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兑庖姟诽岢觯罅ν菩袃炠|高效智能稅費服務。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稅務部門始終把服務納稅人繳費人作為稅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精細之處,最見真功夫。一年來,稅務部門聚焦“精處”,落在“細處”,在傾心傾力中持續優化稅費服務,網上辦事越來越簡、辦理時間越來越短、享受服務越來越好,這樣的變化在被不同地區的納稅人繳費人所感知。
——這一年,“春風”四時暖。2021年,稅務部門結合連續第8年開展的“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出臺并全部落實100條服務措施。2022年,“春風”還在持續,稅務總局在今年初已陸續出臺105條便民辦稅繳費措施的基礎上,再推出16條便民辦稅繳費新措施,升級形成2022年“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2.0版”。121條服務舉措,讓“春風”更暖心。
——這一年,紅利更快享。2021年,稅務部門運用大數據累計54批向5.39億戶(次)納稅人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讓政策紅利更快直達企業。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1萬億元,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辦理延緩繳納稅費2100多億元,有力服務“六穩”“六?!贝缶帧=衲陮嵤┬碌慕M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復雜嚴峻國內外形勢下,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性舉措。在開展的第31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稅務部門把宣傳輔導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作為重點內容,采取多種形式讓納稅人繳費人應知盡知,確保政策直達快享。
——這一年,申報更便捷。服務越來越精細,帶來納稅申報越來越便利。去年在分批次取消58%稅務證明事項的基礎上,稅務總局在全國范圍內對6項稅務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主動推出財產行為稅“十稅”合并申報,增值稅、消費稅分別與附加稅費整合申報改革,共使相關稅費填報表單總量減少2/3……
——這一年,辦稅更簡單?!胺墙佑|式”辦稅繳費范圍不斷擴大,除法律規定要求和需線下辦理的事項外,200多項辦稅繳費事項全部實現“非接觸式”辦理,網上申報率保持在99%以上。
“這幾年感受最深的就是隨著稅務部門不斷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企業辦稅也越來越便利。”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樊慶峰表示,納稅服務不斷創新升級,企業辦稅更加省時省事。現在企業了解政策、辦稅繳費基本都可以通過網上辦、掌上辦,不用再去辦稅服務廳了。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表示,稅務部門持續推進精細服務建設,將精細服務切切實實地落到了實處,為納稅人繳費人帶來了全新便利化體驗,體現了稅務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稅務監管
在提質提效中維護公平義
《意見》要求,精準實施稅務監管。
服務和監管,是稅務部門一體推進辦稅繳費工作的“雙翼”。服務一翼貴在精細,監管一翼要在精準。一年來,稅務部門在稅務監管上始終聚焦“精準”二字,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推進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分類精準監管轉變。
——監管更精準。去年以來,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聚焦高風險行業、領域和納稅人,積極開展部門聯合監管,不斷提高監管效能。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認為,依托稅收大數據,稅收監管更加有力。稅收大數據在稅收監管和稅收服務上的充分運用,體現出稅務執法和稅收服務的結合,既依照稅法規定嚴格執法,維護社會公平,又優化了執法方式、服務方式,全方位提高稅務執法、服務、監管的能力,更好營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
——打擊更有力。去年以來,聯合陣容再次加大,專項行動進入常態化。自2018年8月以來,稅務總局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人民銀行開展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專項行動,有力遏制了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多發、高發勢頭。去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外匯管理局加入聯合打擊“陣營”。六部門召開全國打擊“三假”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總結暨常態化打擊工作部署會議,提出“常打長打”,開展六部門聯合常態化打擊,進一步保持“嚴”的態勢,強化“打”的震懾,提升“治”的效果。
——風控更有效。去年以來,稅務部門創新建立健全覆蓋納稅人全生命周期、事前事中事后全環節的“信用+風險”為基礎的新型動態監管機制,實時精準監管。上海、寧波等地開展的試點表明,在大幅降低辦稅成本的同時,有效防控了稅收風險;在江蘇,建立全省稅收風險防控中心,充分發揮稅務監管核心驅動作用;在湖北,應用“護稅锏——防范和打擊涉稅違法數字化共治”平臺,連續破獲系列特大增值稅發票虛開案。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表示,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深入推進以“信用+風險”為基礎的新型動態監管機制,對高信用低風險納稅人少打擾、不打擾,對低信用高風險納稅人嚴管理、強監督,對惡意偷逃稅行為早發現、嚴查處,彰顯了稅法公平義,并以精準監管推動公平競爭,促進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
稅收共治
在共建共享中不斷開拓新局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p>
《意見》提出推進精誠共治,健全“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協作、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國際合作”的稅收共治新體系。
一年來,稅務部門堅持協同觀念和國際視野,做精部門協作、做廣國際合作,既更好服務國家治理,又不斷提升中國稅務影響力,積極拓展精誠共治,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共治樣本。
——協同之力,來自社會各方力量。31個?。ㄗ灾螀^、直轄市)黨委政府相繼并全部制定本省實施方案,將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納入本省“十四五”規劃或重點工作,細化實化稅收共治的具體措施,有力有序推進改革任務落地。2021年稅務部門聯合銀保監部門、商業銀行深入開展“稅銀互動”,聯合全國工商聯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推出3大類12項行動措施,開展輔導活動3.7萬余場次,解答各類問題咨詢990余萬次。
這一年,我們看到,各地稅務部門精誠共治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在江西,省委組織部將稅收課程納入全省黨政領導干部培訓課程的“大盤子”,把“市縣長稅課”作為黨政領導必修課。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有250余人次參加了“市縣長稅課”培訓,共治理念像“種子”一樣撒向贛鄱大地。在上海,首個5g商圈社會共治點在虹口區北外灘來福士廣場式啟用。虹口區委常委、副區長周嶸表示,稅收共治點是進一步探索稅費服務的新模式、新舉措,必將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協同之力,來自國際合作的凝聚。中國稅務部門積極拓展國際協作,構建與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相適應的國際稅收治理體系,深度參與全球稅收合作,在全球稅收治理的舞臺上 “中國方案”愈來愈被關注,“中國聲音”愈發響亮。深度參與應對經濟數字化稅收挑戰“雙支柱”方案談判,推動達成全面共識。修訂發布《“走出去”稅收指引》,覆蓋99個“走出去”涉稅事項,為高水平“走出去”提供支撐。完善“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協助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并不斷擴大稅收協定網絡,目前已覆蓋112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稅務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教授鄧力平表示,“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致力于構建良好的全球稅收治理體系,從更高的站位來看,這既是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