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把脚叉大一点就不疼了_捏胸吃奶吻胸有声视频试看 _天天狠狠操_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动漫

合伙制股權投資基金企業(合伙制股權投資基金)

一、典型的股權投資合伙協議的分配條款

首先,我們看一段典型的合伙協議的分配條款

項目投資所取得的收益及退出所得包括但不限于股息、紅利、被投資企業預分配現金、項目投資的轉讓所得、項目退出所得、被投資企業清算所得或其他基于項目投資取得的所有收入。

項目投資收益扣除應向執行事務合伙人支付而尚未支付的管理費及應由有限合伙企業承擔的費用后為可分配現金收入。可分配現金收入應在其到賬后的 30 日內按照下列原則和順序向全體出資合伙人進行分配:

(1) 第一輪分配:如有可分配現金收入,向有限合伙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直至該等分配額使得有限合伙人取得其在該分配時點全部累計實繳出資額;

(2) 第二輪分配:如第一輪分配有剩余,向有限合伙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直至該等分配額使得有限合伙人取得其在該分配時點全部累計實繳出資額的 6%(以年度復利計算,從相應出資到賬之日起算到該等金額分配給該有限合伙人之日截止);

(3) 第三輪分配:如第二輪分配有剩余,向普通合伙人分配,直至普通合伙人取得其在該分配時點全部累計實繳出資額;

(4) 第四輪分配:如第三輪分配有剩余,向普通合伙人分配,直至普通合伙人取得其在該分配時點全部累計出資額的 6%(以年度復利計算,從相應出資到賬之日起算到該等金額分配給普通合伙人之日截止);

(5) 第五輪分配:如第四輪分配有剩余,則在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之間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和普通合伙人之間按照 80%:20%分配(80%歸有限合伙人、20%歸普通合伙人)

按照上面的分配順序,首先返還有限合伙人之累計實繳資本;其次支付有限合伙人優先回報;再次按照有限合伙人優先回報的約定比例向管理人及普通合伙人分配彌補回報;最后,剩余收益在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之間分配。

二、會計處理

財務上對于合伙制股權投資基金的會計處理目前尚無明確規定,對于企業從合伙企業收到的分配所得,財務上可能無法區分收益的性質,實際操作中財務核算一般以有限合伙協議約定為基礎,并根據基金分配時所提供的相關材料分別進行核算。筆者了解到實務中存在兩種賬務處理方式。

處理方式一、將項目投資期間取得的收益,無論是收回的紅利、股息還是轉讓所得等其他收益,均先沖減基金的投資成本,待本金全部收回后再確認投資收益;

處理方式二、將持有期間取得的紅利、股息收益,計入投資收益,收回的其他收益沖減投資成本,等本金全部收回后,再確認投資收益。

三、稅務風險

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作為合伙企業,按照財稅2008159號規定,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企業合伙人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或協商確定的分配比例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企業合伙人如果將賬面確認的投資收益直接作為稅務上應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稅會在確認時間和確認金額上都存在差異。按照財務處理方式一,稅會差異金額更大,相當于前期所得全部用于沖回實繳出資,合伙企業賬面也先沖減長期股權投資,這樣在把所有合伙人的實繳出資歸還完之前,所有的投資方都不需要繳納所得稅。實務中還是有較多的企業合伙人采用這樣的稅務處理,但是這種模式蘊藏很大的稅務風險。

合伙企業的“先分后稅”中的“分”指的是“應分”,分配的也不是合伙企業賬上的利潤,而是合伙企業的經計算后的“應納稅所得額”。即便合伙企業不實際向合伙人分配所得,合伙人也需要就以其分配比例對應計算的可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計算繳納所得稅。所得稅的處理不受財務核算方式影響。

(1)根據財稅200091號“第五條 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者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為應納稅所得額;合伙企業的投資者按照合伙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合伙協議沒有約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人數量平均計算每個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包括企業分配給投資者個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

(2)財稅2008159號“ 三、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具體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按照《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財稅200091號)及《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65號)的有關規定執行。五、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伙人在計算其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用合伙企業的虧損抵減其盈利。”

所以筆者認為,全部成本沖減完畢再確認收益,會直接導致該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少計,從而導致收益延遲確認。所以按照現行的稅收規定,合伙企業無法通過分配方式的安排來推遲納稅,比如上面舉例的條款,雖然前期分配的都是實繳出資返還,但是只要合伙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大于0,企業合伙人都是需要按照相應的比例計繳所得稅。即使合伙企業實際沒有分配、企業合伙人賬面也未確認投資收益,但如果合伙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大于0,企業合伙人對應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需進行納稅調增。后期實際分配,如果跨年度,企業合伙人對前期做納稅調增的金額作納稅調減。

四、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的稅務調整方式

在實務操作中,作為企業合伙人在匯算清繳時,如果被投資的合伙企業沒有實際進行分配,根據稅收規定,需要按照當年度合伙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當年度可以分配的金額來進行納稅調整增加。合伙企業大多也未經審計,且我們無法取得合伙企業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的數據,所以在納稅調整時,我們只能根據未經審計的利潤總額簡單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資產減值損失等會稅差異后的數據,按照投資比例來計算確認應納稅所得額。但這種計算方式首先因為不能準確地獲取被投資合伙企業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導致計算結果不準確;其次對于合伙企業將企業合伙人的資金做定向投資的,企業合伙人在每個投資項目中的投資比例不相同實際收益也不同,但在無法獲取每個項目投資收益分配協議及當年度分項目投資收益的情況下,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只能直接參照合伙協議中約定的分配比例,但顯然結果與真實情況相距甚遠。

五、建議

筆者認為在目前情況下,稅法明確規定應按照合伙企業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以及合伙協議等其他投資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計算各企業合伙人所得,如果當年度實際分配的金額與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有差異,在稅務上應該確認為企業合伙人對有限合伙企業的往來款。對于實際分配所得,企業合伙人賬面可能將部分所得沖減對合伙企業的投資本金,但筆者認為沒有通過減資或注銷程序直接沖減本金的操作構成稅會差異,稅務上應做好臺賬管理。

相關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為您復制好微信號,點擊進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