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補繳在哪里補(個稅去哪里補繳)
一、個稅去哪里補繳
居民通過互聯網或者手機登錄當地的地方稅務網站,然后在網站里邊找到關于稅務辦理的小窗口,點擊窗口進去之后可以登錄自己的個人賬號,如果沒有賬號的,可以立即注冊一個,然后將自己的賬號完善相關信息,并且在頁面內找到關于個人所得稅計算的小窗口,然后自行查詢。各個地區地方稅務網站的頁面設置各有不同,查詢者需要自己尋找到關于稅務辦理方面窗口,進行業務查詢。
個稅去哪里補繳
二、個稅如何計算
“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繳個人所得稅金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
綜合所得減去以下費用為應納稅所得額:
1、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
2、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項目
3、個人購買商業健康險等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項目
4、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三、個稅申報有什么好處
個人所得稅主要實行代扣代繳稅款的征收方式,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前,法律上沒有賦予高收入者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后,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不論其所得平常是否足額繳納了稅款,都負有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取得的所得,如果扣繳義務人沒有扣繳稅款,或者沒有足額扣繳稅款,個人又沒有申報義務的話,就難以確定納稅人應繳未繳稅款的法律責任,從而影響稅法的執行力和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因此,在目前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所得稅制模式的情況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稅法,賦予高收入者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這樣做,
一是有利于稅務機關加強稅源管理,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
二是有利于加強分析比對,進一步推進個人所得稅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三是有利于培養納稅人的誠信納稅意識,明確納稅人的法律責任,提高稅法遵從度;
四是有利于為下一步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混合稅制過渡創造條件、積累經驗,同時,也符合世界各國個人所得稅的通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