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經營不下去不注銷,后果究竟有多嚴重?(注冊的公司不注銷有什么后果)
當前,市面上有很多“空殼公司”,也有很多企業由于經營不下去,但礙于公司注銷太過麻煩,而選擇放任不管“問題”企業。可是你知道嗎?公司一旦停業,不打算再繼續運營,一定要及時完成公司注銷。否則,這個問題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公司注銷也會越“拖”越麻煩,而且還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
那么,公司不注銷究竟有哪些不良影響?企業經營者進行公司注銷,又應如何具體操作呢?接下來,本文將對此進行說明。
1、公司不注銷的不良后果
通常,公司開不下去了,企業經營者又不按規定及時進行注銷,其會帶來以下諸多不良影響:(1)企業被工商、稅務部門納入經營異常黑名單,并進行公示,嚴重者還將被吊銷營業執照;(2)公司若存在欠稅或流失發票的情況,其將面臨不同程度的罰款、滯納金處罰;(3)影響法人股東個人征信記錄,后期所有與征信有關的業務都將無法常辦理,甚至不能出境或移民;(4)一定期限內無法注冊公司或擔任公司高管職位;(5)無法辦理銀行貸款,甚至會被限制乘坐高鐵、飛機、高消費。
2、公司注銷具體操作流程
一般而言,公司注銷主要分為兩大步驟。第一大步驟是清算,第二大步驟是登記。清算是企業在終止過程中,為終結企業現存的各種經濟關系,對企業財產進行清查、估價、變現、清理債權、債務、分配剩余財產的行為。通常,在清算環節,首先應成立清算組,然后在由清算組展開清算工作,并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提出清算方案。只有在清算工作完成以后,企業才能夠依法合規進行注銷。此后,公司注銷便進入了第二大步驟:登記。在登記環節,企業經營者辦理公司注銷,其具體應完成以下操作:(1)核查公司是否有未繳清社保費用,然后到社保局注銷公司社保賬號;(2)核查公司是否未繳清稅款或費用,如果有,及時進行補繳,并按流程注銷公司國、地稅;(3)自行登報公示,宣告公司即將注銷;(4)到工商局辦理公司注銷備案,注銷公司營業執照;(5)到開戶行,注銷公司開戶許可證和銀行基本戶等其他賬戶;(6)如公司有相關許可證,還需到質監局進行及時注銷;(7)最后,到公安機關注銷公司印章的法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