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內,對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免除一切稅費!
6月到來,因疫情失業的餐飲人可以再就業,只要手藝還在,便可以到大街上“一展身手”。地攤沒有房租壓力,創業門檻降低,租個攤位、推個小車、不需要租房、不用裝修就能“開門”營業。
前幾年,做小攤小販生意,可能還要與城管斗智斗勇,現在只要按照相關規定,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專心做自己的生意,一門心思掙錢,餐飲人起死回生。現在多地更是推出優惠政策,幫扶個體戶積極創業,增加收入穩定生活!
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抓好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工作的十條措施》,引發關注。山東此次放出“大招”,核心要義十分明確:聚焦聚力扶持個體經營者、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健康平穩發展,把更多實惠送到廣大市場主體手中!
比如,家住淄博市淄川區般陽路附近的下崗女工在新搬遷開放的“城里早市”擺起了水果攤:“前段時間特別焦慮,現在收入有了保障,心里不慌了!”
再比如“政府減稅降費的決心我們感受到了,企業發展的未來我們看到了。”泰安高新區龍泉社區歐麥面包店店長表示,前期在省里政策支持下,房東為其減免了1萬元租金,租賃合同里租金每年遞增5%的條款,今年也不再增長。
這些實實在在的政策,實實在在的減負,正在逐步形成了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費負擔、促進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政策支持體系。
具體優惠政策如下: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進一步破解當前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扎實推進“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工作,現就促進個體經營者、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發展和增加就業機會,在前期已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再制定以下措施。
1)加大免稅力度
在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基礎上,在地方權限內,從文件發布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免除一切稅費。(省財政廳、省稅務局負責)
2)延長房租減免
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性房產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在落實已經出臺的減免或減半征收房租的優惠政策基礎上,再將減半征收房租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對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展覽、電影放映六類行業納稅人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房東)減半收取2020年12月31日前的房租,當地財政給予補貼或按規定減免業主(房東)相關稅費。(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省財政廳、省稅務局負責)
3)支持夜經濟等特色經營方式發展
2020年6月15日前,各縣(市、區)制定擺攤經營區域、時段的負面清單,并向社會公布。...。對依法從事的擺攤經營,豁免辦理營業執照,政府相關部門不收取任何費用。(各縣〔市、區〕政府,省市場監管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
4)實施社會保險補貼
對通過夜經濟、小店經濟等靈活就業的困難人員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繳納職工社會保險的,給予其不超過實際繳費2/3的社會保險補貼。其中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負責)
5)實施以工代訓補貼
對中小微企業新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并辦理就業登記,組織開展以工代訓的,按吸納人數給予企業每月500元/人、最長6個月的職業培訓補貼。對受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業中小微企業開展以工代訓的,根據以工代訓人數給予企業每月500元/人、最長6個月的職業培訓補貼,單個企業在政策執行期內最高補貼10萬元。所需資金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中列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負責)
...
6、發展線上銷售
鼓勵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外貿出口平臺、電商平臺進行經營和銷售,當地財政給予費用支持。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建設,加強對小微電商企業指導培訓,所需費用在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資金中列支。(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財政廳負責)
以上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此前省里出臺的相關政策措施繼續執行,與本措施不一致的,以本措施為準。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履職盡責,抓好落實。各縣(市、區)要明確并公布投訴受理平臺,對企業和群眾的投訴,按照“接訴即辦”原則進行答復和處理。對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追責問責。
個體戶在除了政策優勢之前,還可以利用稅務籌劃,對納稅進行優化,從而減輕企業發展負擔。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一家有限公司盈利500萬后,需要交的稅:
企業所得稅:500*25%=125萬
股東分紅稅:(500-125)*20%=75萬
可提現:500-200=300萬
稅負:40%
盈利500萬個人獨資企業交稅:
增值稅:500/1.03*3%=14.56w
附加稅:14.56*3%=0.44w
個稅:500/1.03*10*30%-4.05=10.51w
合計:14.56+0.44+10.51=25.51w
為什么同樣盈利500萬,但是有限公司和個人獨資企業,納稅金額差別這么多呢?
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投資人在申請企業設立登記時明確以其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應當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而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主體只有一個人,就是自然人。就稅收立法而言,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繳納的則是個人所得稅。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個人獨資企業以投資者為納稅義務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其中,需要提示的是,生產經營所得,包括企業分配給投資者個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
再次,不同的地區和創業園區,對于個人獨資企業也有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針對缺乏或無法取得進項的企業,可以注冊成個人獨資企業對所得稅進行核定征收,通過納稅籌劃解決企業成本、個人所得稅、分紅等問題。目前,我國多個地區或者園區,都出臺了相應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注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完全可以實現合法合理減輕納稅負擔。
下一篇:正規的代理記賬怎么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