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個人兼職會計?財政部通知!代理記賬必須依法設立企業!
《財政部關于修改<管理辦法>等2部部門規章的決定》已經財政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修改點一:機構必須有3名以上專職人員
對《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一、將第四條修改為:“申請資格的機構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為依法設立的企業;
(二)專職從業人員不少于3名;
機構從業人員應當具有會計類專業基礎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夠獨立處理基本會計業務,并由機構自主評價認定。
“專職從業人員”是指僅在一個機構從事業務的人員。
二、將第五條修改為:“申請資格的機構,應當向所在地的審批機關提交申請及下列材料,并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二)主管業務的負責人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不少于三年的書面承諾;
(三)專職從業人員在本機構專職從業的書面承諾;
(四)業務內部規范。”
二修改點二:會計人員方面
1、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不少于3年;
2、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的,由所在單位進行處理。
3、沒有設置會計機構或者配備會計人員的單位,應當根據《管理辦法》的規定,委托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持有許可證書的機構進行。
以后將越來越規范,2019年行業大變。規范行業,財政部門早有行動。
大改,為什么首先是會計?
一先來看三個案例
案例1:記賬不規范,公司被注銷,老板并不知情,原來是低價代理公司搞的鬼。
案例2:低價的代理公司一年記賬就草草幾頁,導致企業以后的融資、擴大和并購收到極大影響。
案例3:代理公司忘記給企業進行年報,企業被列入異常名錄,后期又花服務費讓代理公司移出。
上面只是被坑企業中的三個小案例,下面是更多不為所知的“黑幕”!
要知道,具體業務都是很多代理會計負責的,和這群人是息息相關的。
二低價不可靠?代賬會計首當其沖
1、會計水平不夠,服務質量不過關
公司的核心人員就是會計,會計的水平就決定了這個公司的水平。會計是一個相對傳統但又有技術含量的職業,既需要專業知識素養,又要求有處理各種各樣不同財務問題的經驗。
如果說某一個行業是年齡大的員工比較值錢的話,那可能就是會計了吧。那么問題來了,低價代理公司一方面需要聘請高水平會計,一方面又宣稱幾十元就可以為企業,長此以往這種公司勢必會入不敷出,無法經營。
沒有哪一個公司的經營不是為了盈利。為了壓低人力成本,低價公司會聘請剛畢業的會計實習生甚至沒有資質證書的人員,來維持自己的低價競爭。
會計水平參差不齊,一人記賬客戶多達上百家,容易出現賬目不規范、張冠李戴、和客戶溝通遲緩、服務態度惡劣,導致賬目混亂,留下稅務被查隱患。又或者需要幫助企業時方案不準確,交多余稅款,得不償失。最終,那些一味追求低價的企業最終享受到的服務甚至連幾十塊都不值。
2、虛假代理公司,包裹“互聯網+”的外衣
行業通體來講,門檻較低,至今沒有較為統一的行業規范和市場引導,由此導致代理行業秩序混亂,沒有正規營業資質的“團伙”打著互聯網+的名聲用低價沖擊著保持常規價格正規的代理公司,讓中小微企業總結出“貴圈真亂”的評價。
“互聯網+”模式近些年勢頭極猛,在各行業出盡風頭,只是在這個行業,起到的作用大多數是負面的。各式各樣的小代理機構揚言自己是“互聯網+”模式經營,省去中間環節、扣掉多余成本,能夠以99元這種價格為中小企業服務,可偏偏不巧的是,這個行業中間環節不能省、沒有多余成本。
而他們告訴企業無需專人到場,雙方郵寄票據就可以,方便又省錢。而后把這些票據統一找網上的兼職會計統一打包處理。那到底怎么處理呢?肯定是用最簡便、最常規的做法記賬整理,比如企業最常用到的餐飲發票,統一就會被歸類到“業務招待費”里,至于這樣做會給企業帶來怎樣的稅收風險。加之每一次找的兼職會計都不同,每次的做賬風格也不同,長此以往,混亂賬目層層堆疊,而被服務的企業也就離著異常名錄不遠了。
3、超低價擾亂市場,后續連環費用
低價弊端種種,但依然能存活下來,追根溯源還是因為企業對如此低的價格毫無抵抗力,只是一味比價。每一位創業者,摳門是一項必備技能、一個優良傳統,無可厚非。但摳門也是一門需要深造的藝術,要有長久的摳門眼光和獨具慧眼的摳門技巧。
再落到99元的價格上,一家正規的代理公司一月的服務費用500塊,后續不含任何其他費用。一家小作坊似的代理公司一月服務費用99塊,屁股后面跟著一對隱形的費用:代收所謂的工商局某部門費用200、可享受某稅收政策優惠權利200、代繳相關業務費用100。最后簽單之后,99元變成了990都不止。而因為不專業消極怠慢做賬,長期的零報稅,造成的財稅風險更是遠遠超過那幾百塊的費用的。
重要提醒:
是有利于小微企業發展的,但是只追求當下價格不考慮長遠發展是是萬萬不可取的,一分價格一分貨,所以一定一定要謹慎選擇,每一個創業者都是奔著10年、20年甚至終生的奮斗歷程去的,切莫拿公司財務開玩笑!
低價風險大,該如何選擇?
對中小企業來說,一定要選擇正規和適合的服務機構。而作為外行人或者是剛剛踏入職場的會計該如何辨別?
總結了一下,正規的公司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不要只看價格
很多公司打的口號是:注冊即送免費代理3個月、99元/月……這些超低價初期確實吸引了很多的創業老板。可是,一年下來,或者當企業初步發展后,要從這些財務公司轉走時,各種問題就出現了。
新接手的一個客戶,前一家財務公司每月收費200元。可是我們在交接過程中,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沒有記賬憑證、沒有賬本、報表不連續完整、銀行從來沒有拉過回單和對賬單、客戶是否購買過發票、財務公司竟然也不知道,后續在理帳過程中,發現客戶的基本戶銀行早已被凍結成為久懸戶,只有一個一般戶在使用。
當我們將這些情況與客戶溝通時,他很驚訝。當然,這與他自己缺乏基本財務知識有關系,但是如果前財務公司稍微負責一些,相信這些問題都不會發生。
所以,創業老板們一定要擦亮眼睛,畢竟專業細致的服務,都是要花時間、和人力成本才能做到的,所謂的低價代理只能讓你的公司陷入麻煩的泥潭中。
2、是否專業,很重要!
市面上有一些財務公司是由早期注冊公司,代理墊資轉變而來的。由于國家取消注冊資本實繳制之后,很多公司不得不轉向這個賺辛苦錢的行當。
可是,由于沒有專業的財務支撐,所以在記賬方面,往往漏洞百出,錯誤連篇。現在甚至有一些非財務人員也進入了代賬行業,為了節省費用,招聘一些剛畢業的學生來工作(以實習的名義,可以少發工資)。
結果最終賬務亂七八糟,看看報表,再看看帳,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勾稽關系沒有,現金流量表的現金和資產負債表也完全對不上,甚至還會有資產負債表硬性湊平的……至于賬目嘛,往來沒有明細,沒有二級,沒有輔助,固定資產也從沒有建過卡片,沒有明細賬,不知道怎么計提折舊……各種最基礎的財務錯誤。
所以,具有正規財務的資格,公司要經過財政部門對從業人員資質條件,辦公條件,業務水平等進行審查和批轉,并頒發《許可證書》。
選擇財務公司時,一定要關注這家公司是否具備的資質。
只有具備這個資質,才可以將自己公司的交給他們。
3、簽訂合同務必明確義務、法律責任
委托合同除應具備法律規定的基本條款外,應當明確下列內容:
1、對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各自應當承擔的責任;
2、會計資料傳遞程序和簽收手續;
3、編制和提供財務會計報告的要求;
4、會計檔案的保管要求及相應的責任;
5、終止委托合同應當辦理的會計業務交接事宜。
對于接受委托的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來說,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按照委托合同辦理業務;
2、對在執行業務中知悉的商業秘密予以保密;
3、對委托人提出的有關會計處理相關問題予以解釋。
機構從業人員在辦理業務中違反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造成委托人會計核算混亂、損害委托人利益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4、了解公司的人員及辦公環境
一般純粹的財務公司,規模不會太大,人員也不會很多。但是分工會很明確。比如公司負責人、外勤人員、記賬會計、審核會計、等等。
了解下為你服務的會計人員的學歷和資質。一般具備資質的公司,都會要求財務必須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更有些好的代理公司,都是初級會計師起步做賬的。
同時,還要了解下他們的服務態度。如果是那種很冷漠,你有些小問題或者疑惑的,不愿意耐心給你解答,相信即便再專業,你也不太樂意去找他們吧。不過偶爾的咨詢是可以的,如果長期的咨詢,就需要支付財務顧問費了呢。
當然,辦公環境也很重要。是不是在商務樓中或者有專門辦公室?財務資料是否有序整齊擺放?而不是亂糟糟的憑證也不裝訂,報表四處散落。
5、是否使用正版財務軟件
在申請資質之前,首先要對這家財務公司的電算化進行備案。使用的是什么財務軟件,接口是什么等等,都需要通過財政系統的嚴格審批。
所以,了解一家財務公司,要問問他們用的是什么財務軟件?是否是正版等等。千萬不要發生你把自己公司的數據交給他們處理,結果他們因為使用的是盜版軟件,而把數據丟失了……
6、自律勤勉,盡職盡責